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四百七十七章 税收

第四百七十七章 税收(3 / 4)

还有地方可以漫流,给下游泄洪时间,可是一截弯取直,连这点时间都没有了。

当初不是没有考虑过这问题,泄洪不及得问题。整治时,有考虑了百年线。意思就是,过去一百年,最高会淹到哪里。可是当年就是疏忽了,没有截弯取直,有地方暂时漫溢,水不会涨那么高…

后来,又花大钱重新整治,才不再有听到淹水得新闻。李忱也就是这点才知道,原来水泥有这等好处。

水泥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会破坏生态。因为不容易淤积泥巴,水流过快,加上农要滥用,导致田间生态破坏,以前田里可以看到的一些田间生物,都因此消失。所以某些农村,抛弃了水泥沟渠,又采用传统得泥巴沟渠,采用生态工法,还其自然。

可这些,对唐代来说,都不是问题,唐代就是需要水泥沟渠。除了乡间地区,李忱计划整治关中一带得水利设施,还有就是黄河,把部份河道用水泥作河堤。

虽然,唐代治水很用心,黄河基本上没什么泛滥。也就是因为五代十国战乱频繁,年久失修不说,还被人掘开河堤,才导致日后水患频繁。

但是,未雨绸缪,趁早在一些关键地段,修水泥河堤,使得水流加速,减少淤积,也就是避免日后,动不动就有人想挖开河堤。水泥河堤,没有炸药,看你怎么挖。

‘这钱,就是要花得。留着算什么?留到文景那般,简直就是浪费。’,绫绮殿,李忱在给几个宰相上课呢。

‘如今已经逐渐恢复了常平仓,朝廷事先制作预算,预留部份钱粮以备灾荒。其他都要花出去。’

‘朝廷留着钱,没有用,只有花出去才会产生作用。比方说,如今减免徭役,朝廷雇佣百姓,去修路。这路修好了,商旅顺畅,货贸流通,可以促进商业,一来可征收商税,二来降低运输成本,可以使百姓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除此之外,试想,钱又回到了老百姓手里,百姓有了钱,会不会去买各类衣食、用品,衣食用品畅销,商家会不会增加生产?增加生产要不要雇工?雇工可以让无地百姓不会衣食无着。’

‘等同化可能得乱民,为朴实百姓。并且增加销售,又可以抽一笔商税。商家产量增加,成本降低,更可惠及百姓。朝廷把增加得商税,又花销出去,重复之前得过程。’

‘试想,钱放在仓库中,放到绳索腐朽,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吗?’,一番话,在现代很普通的话,让这些宰辅低头沉思,以前只从来想到,要省着点花,却从没想过,朝廷花钱可以有这样得效果。

‘再者,花费资财安置百姓,短期内或难见效,可是长期来说,可使荒野变沃土,只要十多年,又是一块我大唐膏腴之地。还有茶山也是,不仅可以安置百姓,未来产茶,内用外销皆宜,这钱怎么不该花。’

‘可是,这钱花出去了,未来如发生战事,又当如何?’,李忱说得话很有道理,可是一个根本问题,没办法解决。一旦打仗,这花费可小。并且,谁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现在把钱都花掉了。倒时候要用,又该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去借阿。’,李忱说得理所当然,可是几个宰相听得大摇其头。借钱?找谁借?找那些商贾借贷,岂不是让朝廷威严扫地。再者,谁敢借?

朝廷不是没跟商人借过钱,当财政拮据的时候,唐廷也曾经强借。像长安那些富商,强行借款。

可想而知,所谓借款,根本就是强索。有借无还,谁会借阿?不强迫?绝对没人借。强借?这种事情实在太无赖了,不到最后关头,这不是什么好办法。

‘我没说找商人借,朝廷一旦再生战端,这花费可不小,有多少富商借的起?我岂不知,富商深恐有借

最新小说: 状元郎 五代风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