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农具,加快效率。
当然了,一切都要试验,现在就用在了安乐几州得垦荒上。垦荒,除了收成前的生活要钱,还需要买农具。很多新式农具,很好用,可是,农民买不起。
刚好透过团购和贷款,作个试点。将来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
下一份奏章,则是徐州一带得劝农官写得。互助社当然有更多的作用,这份是写到,当地开使用水泥,修灌溉沟渠,人手要斛如何调派,沟渠要怎么修?修好以后怎么使用,这方面的问题。
李忱三下两下看完,这份会归档,将来推广到其它地方,价值很大。又一份,是当地劝农官,说如何示范梯田,如何示范种植木棉。
劝农判官,不单是推广一些已经种植已久得作物,更是要推展,一些适合当地,改善当地环境得作物。木棉只是特例,李忱再几年前,就已经种下。其他地方得劝农判官,也都在试种各种作物。
李忱都计算好了,等待未来找到美洲,引进美州得各种作物,就会透过劝农判官推广。绝对不会有一种可以扭转国运的作物,却被忽略了。
不过这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贸然推广,会逐步试点,从当地官府田地试验,也顺便让百姓实际看看,这种作物得效果。
农民是最稳定得,有田在,你根本不用担心他跑了,不用担心找徭役找不到人,征税找不到人,可是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是最保守的。
任何农业方面得改善,除非实际看到成效,或者像牦一样,明显可以改善弊端。他们都不太可能作。尤其是改变种植得习惯。这都要劝农判官来作。
有朝廷带头示范,利用地方官田试验,百姓看到成果,他们才会追随。当然了,李忱现在就开始试作,不会等到美洲现才开始。又一份奏章,写的是在江南地区开始推广轮作。
推广轮种?好像很多余。江南地区,目前普遍得实行稻卖二轮种***种不稀奇了。不过,李忱推展的是种植各种绿肥作物。绿肥作物,一方面可以肥田,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祸端。
长久种植单一作物,会造成地力损耗,因为单一作物,会大量消耗田里得某种养分,长久以往,哪怕有施肥,也会让一块田地,同种作物,收成越来越少。
还有,长久种植单一作物,会让病虫害容易滋生。总有害虫专门吃某种作物。长期单一种植,会让他们容易滋生。并且,大面积种植某种作物,会让病虫害滋生时,蔓延很快。这种时候,就需要轮种了。
不过,这不是李忱想到得。其实早在几百年前,远在晋朝,就有这样的技术。
西晋《广志》记载,“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这是人工栽培绿肥的最早记载。
北魏时期《齐民要术》,进一步肯定了绿肥的增产效果和它在轮作中的地位。书中指出“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不过,书上写得,跟实际上百姓怎么做,就是不同。很多百姓,是不知道。有些人是知道了,却不知道效果如何,为了生计着想,不肯继续这样做。
李忱要做得就是,试验给百姓看。并且,一者尽量让更多百姓看到。再者就是整理出规范得办法,让农民记得。先种什么,再种什么,不会搞错顺序,并且适合当地得办法。
这就需要比较长时间了,一般农民,哪有办法办到。哪有方法变着法子去试验?万一那一季收成不好,全家人都要饿死了,所以只能官府来作。
除了农事,劝农判官还会记载当地气候,负有最早得天气纪录之职。李忱现在看得奏章,就有一份提到,某地春季降雨不佳,可能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