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依据?’,老者摇头,‘不过阿,我在长安生活了大半辈子,年轻时候也考过科考,什么没看过。可惜阿,那时候我不懂要钻营什么人得门路,光想着靠着自己的才学,定然名列金榜,谁知道…’,说着,重重叹了口气,‘老头仗着有些人生经验,告诉你们,这天底下就没有什么公平得,还是趁早放弃吧。’
‘你说不准行卷,要考哪些人,事先早就定好了,不行卷,你们这些士子,更没有出头天。到时候,你们会说,还不如以前好呢。’,说完,老头摇摇头,转身离开。
‘别管他。看你的科举规则去。’,见老者离开,姜士子回过头来,唤醒了神魂仿佛跟老者一起离开得陶士子。
‘姜兄,你看这…。’,陶士子回过神来,忍不住问道,‘刚刚那老丈说得…。’‘叫你看报就是了,那,这里,仔细看看吧。’,陶士子依言,低头细看,这一张,并不是科举应试规则,而是一些相关新闻。
原来,长安随着科举越来越近,很多谣言都有,什么不可能公平啦,会事先泄题,什么早就内定得谣言四起。长安和万年县令,抓不胜抓。就算抓到了,人家说,自己也就是随口说两句,也没办法重判。
好在顺天日报,把新出炉得科举规则,和一些流言都做了一特刊,摊在阳光下,让大伙看个清楚。
‘本次科举,绝对本着公平、公开得准则,择优录取。绝无内定之可能,且考上之士子,还要在翰林院进行培训,有无内定,一目了然。’,巴啦巴啦得写了很多。
主要是说,这次改革是皇帝亲自主持,身为皇帝,何须内定,他要用人,直接简拔就好,况且,这回考上,马上还要进翰林院学习一段时间,没有真才实学得,都会被刷掉。
‘确实,我本来就不太相信,李相主持得科举,会有什么舞弊。’,陶士子笑道,仿佛刚刚那个举棋不定得人,不是他似的。
‘我现再到希望有个什么卖题目的人出现在我面前,到时候我就举报他们。’,姜士子也笑了。顺天日报上还说了,已经有多人上当,大理寺牢狱里面,已经关了不少,自称贩卖考题得人。这种情节比较严重,如果是一般得散步谣言者,通常就是关在两县大牢内。
报上也说了,题目,会在考试当天,才由主考向皇帝亲领考题,也就是说,目前知道考题的,就只有一个人,皇帝本人。皇帝本人会卖考题吗?
‘你从前面看,这是这次科举得考试方向。’,陶士子从头看起。这次考试,李忱还没来得及用是非和选择。只选择了传统的策论和诗词,和公文得写作。
本次考试,就分三场。每场一天,早上进去,晚上出来。士子要吃得要喝得,自己带上,会有好几道的检查。禁止一切夹带。
首场考公文写作。第二场考得是主科,分为时事策和古今策。第三场就是诗词了。唯一一点要注意。每场时间有限,千万不要写起来就停不下笔,时间到了,会收回答卷,没完成得题目,一律不计分。而且分数有上限,你两篇都写得天花乱坠,万一第三题没写,很可能会输给全写完的人。这些是比较关系考生的,其他还有什么誊写、糊名、都是考官的事情。
‘最后面还有。’,见陶士子看完了前面,姜士子指着后面的部份。陶士子继续看,原来,后面部份是后年开始的,科考改制。将会完全实施李忱的分等考试制度。
‘好阿,下次我就在蜀中应考,长安虽好,不是我的故乡阿。’,看到一半,陶士子很高兴的拍桌说道,‘你没看到全部吧,看这,异地为官制度。’,姜士子指着后面一段,看得陶士子苦笑,说道,‘这官,恐怕越来越不好当了。当官,注定要远离家乡阿。’‘考上了,我看你说这话不。’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