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新盐法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新盐法(2 / 3)

是元何年间的旧制加版而已,把一些漏洞补上,既然是旧制改良,也没什么反对空间,便一致通过了。此外,唯一得想法大概就是,司空舆算是发达了。

之后,又讨论了些事情,便散朝了。李忱边走边摇头,他倒不是不满什么,想说,这唐朝官制,真够复杂的。

绝对不是某个岑姓史学家说得,只有什么职事官、散官、勋官和爵号而已。他为了弄清楚这些官职,花了很长时间。拿那个司空舆的,检校司封郎中兼侍御史。

基本上这些全是虚衔。他真正的职位,是两池榷盐使。检校和兼。不管加什么,都只是一种荣誉衔。通常用在藩镇招聘得官员身上,或者像是司空舆这样,在盐铁府担任官职得。

能带上检校,应该算是中层官员了。另外还有一种头衔,叫做试。比方说,试校书郎、试大理评事。这种试衔是授给文职僚佐,通常和京城低层职事官连用。

还没完喔,如果那是给幕职的文官。如果是给幕职得武官用试,通常会和从三品的高官连在一起,比方说最常见的是试殿中监、试光禄卿、试卫尉卿和试鸿胪卿等,几种特定的高层京城职事官,会被拿来连用。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重武轻文?

唐代官职真的是蛮乱的,让李忱看的头晕,这不比公认,官职复杂的宋代差了。或者说宋承唐制,宋代官职会混乱,唐中叶以后各种混乱的加衔,也脱离不了干系。

李忱有心想改,这种官衔实在太麻烦,不能简化一点吗?只是,这不是什么紧要得事情,只要熟悉了,他何种职务、何等职位,一目了然。现在会嫌麻烦,主要是他不熟悉罢了。所以他就没有下手。

今天的议政结束了,李忱心情不错,事情就这么定了,不过还是有个过场要走,还要写成圣旨。

不过,李忱还要对盐政动手。抓缉私盐只是一个补救措施,李忱想要回归根本,效仿刘晏得盐法。

刘晏得盐法很简单,根本一个原因,降低成本,然后朝廷只管卖盐。刘晏得盐法,为什么会有成效?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便宜…

他只抓大的生产,只抓十处海盐生产,然后看紧那里。海盐得优势是量大。池盐质优,可是量小。井盐,太麻烦要不断从井中汲取卤水,哪有提海水方便。

然后刘晏降低官吏得数量,这样可以极大得降低成本,包括了人事成本,和无形得贪渎。就那么几个官,要盯着也比较容易。

‘叔,好久不见了。’,李忱在紫辰殿,召见了一个小客人,光听他一见面就喊李忱叔,就知道他是李忱收养得孤儿。

‘阿正、阿义,真的好久不见了。’,李忱笑呵呵的回道,‘坐,都坐。’‘谢谢叔。’,阿正也是笑著作下了,对一旁的阿义猛瞪他,一点都没感觉。让阿义有点无力,说了多少次,进宫以后不能在用以前的称呼了,这人怎么都改不了。

李忱笑呵呵得看着眼前这两人,他也看到了阿义在盯阿正。这两个人是好友,可是性格刚好颠倒,阿正大大勒勒,很活泼。阿义为人端方古板,很是严谨,注意小节,也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成好友的。

‘圣人,今日传诏,不知有何吩咐。’,寒暄了一阵,阿义抢先开口了,再让阿正开口,他担心今天会被气死。

‘有件事情让你们去做。’,李忱首先给了他们一张图纸‘认得这个吧。’‘风车。’,阿义接过图纸一看,就知道是什么。

风车,这种东西出现在中国,大概有千年历史了吧,早在公元前数百年,中国就有使用风车的纪录。可是,真正要兴盛起来,还要等到宋朝。欧洲也差不多这个时期吧。大概世这个中世纪开始,风车几乎遍布了欧洲,不光荷兰,如果有注意到的话,中

最新小说: 状元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神话版三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