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吃完了说不定肠胃要出问题,要不回头就跟碧莲说,先预备点儿消食散之类的?
阿青抿着嘴笑,把碗里的汤小口小口的喝完。
汤很鲜,咸鲜中还透出点清甜的味道来。这可不是放了什么饴糖蜂蜜之类的调味,而是食材本身的味道。
好不容易把这顿饭捱过去,李思敏赶紧起身告辞。和这对夫妻待在一块儿她浑身不自在,总觉得自己特别多余。
碧莲特别贴心听话,回了屋就把山楂消食丸给她找出来了,李思敏拿了两颗在嘴里嚼着。一边又把嫂子给她的那本清单翻出来看。
对这事儿碧莲比她本人还上心呢。
当然哪,这事儿与她也切身相关。
李思敏要是出嫁,碧莲肯定要做为陪嫁丫鬟一起过去的。两人的关系是天然的荣辱与共,福祸相依,她肯定关心李思敏会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于翰林和金二公子,各有好处。
于翰林将来前途应该不错,家里穷了点儿,可是放在这不算大事,自家姑娘又不指望他给吃给穿。倒是于翰林自己,要是娶上了这门媳妇,肯定不用象现在一样租住在寓舍里头,生活会宽裕许多了。
不过他不是京城人氏,不知道和自己姑娘能不能过到一块儿去。
至于金二公子,家世不错,可他本人只是次子,将来又不能承继侯府。再说,他那个职业也确实让人头疼。这干什么不好非得干上这一行?没几个人瞧得起,将来如果升迁的话还不知道会再迁任个什么官职。
碧莲是比较倾于翰林的。
她想的很实际。一是于翰林前程应该不错,二是他家境贫困,那将来要是和自家姑娘有什么不和睦的地方,姑娘有郡王府撑腰,谅他一个文人也翻腾不起什么大浪来,能牢牢把这人抓在手心里头,这一点就比金二公子又胜出一筹了。
“姑娘,趁着过年这些时日有空,不如和世子爷说说,要是能安排你见一见真人,总比咱们在这儿瞎猜的强。”
李思敏摇摇头:“见不见的还不都一样。其实这成亲有什么好处?”
碧莲纳闷:“您不想成亲啊?”
李思敏摇摇头:“没看出来成亲有哪点儿好。”
“可是世子爷和世子夫人这样的,多恩爱啊,两个人亲亲热热的,有事一起商量,祸福与共,多好的一对啊。”
“象我哥和我嫂子这样的能有多少?”李思敏把册子翻过来翻过去:“我不做那个梦。我就想着,要是将来能象文安公主那样,过的自由自在的,不用委曲求全看丈夫、看婆家的脸色,这样就好。”
碧莲的脸色一下子变的很古怪。
我的姑娘诶,您是真敢说!
文安公主可是个寡妇啊,羡慕谁也不能羡慕她啊。这话要是传出去了别人会怎么想?还没成亲哪就盼着丈夫赶紧死?
“可不敢这么想。我看文安公主过的很苦的,一个人住在那么大的府里头,身边除了下人,再没别的亲人陪着。下人再贴心也不是亲人,有话同谁商量?生病了谁照顾?夜里头一个人冷衾孤枕……一个人的日子哪有那么舒心惬意的?姑娘你这是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啊。”
主仆俩多年相处下来交情自然非同一般,碧莲说话也相当直接大胆。
在宫里头两个人都很谨慎,一句话不敢多说,即使平时想说话,也会本能的把声音压低,生怕隔墙有耳。
但是现在不是在宫里,府里没了郡王妃之后,就象移走了一块压在头顶的大石头,让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说想当寡妇当然是句玩笑,可是李思敏从小也没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