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威嬉皮笑脸的,混不当回事儿,“那时候也不知道他是皇帝嘛,其实吧,皇帝这人仁厚的很,待儿子那真是没的说。”
“看出来了。”黄氏嘴上在教训儿子,心里却是高兴的,“你大哥原本是三品侍郎,今年一下子做了尚书,又入阁,连升几回都是武英殿大学士了。”
“你二哥坐稳了镇江知府,税赋超过苏松,吏部考评,治为天下第一,皇上连下了几道圣旨褒奖。如今,我和你大嫂、二嫂都有诰命在身了呢,算起来都是沾了你的光。”
一家人关起门来就没什么忌讳的了,按照正常速度,常宽在熬十年资历说不定能坐上尚书的位子,但想入阁就要靠运气了;常同这个天下第一的政绩,更是托了常威办工厂的福。
常威又放出一个新消息,“等改元昭武的圣旨下来,塞外建郡县的事情也将正式开始,皇上有意让二哥做河套总督,二哥意下如何?”
常同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向上拱手遥拜一下,“得蒙皇上厚待,为兄自然愿替朝廷分忧。”
总督啊,那可是入则为朝廷显官,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巡抚、总兵俱听节制,人称“文帅第一重任”的显赫官职啊。
常同一个四品知府一举胜任二品总督,简直堪称飞速了,虽然河套是所谓的“不毛之地”,但那种刚刚收复的地方正是开疆拓土大有可为之地,辛苦一点很容易就能干出政绩,况且,还有常威的大军在那里,困难并没有别人想象中的大。
黄氏高兴之余却有些寂寥,“为了朝廷分忧去那塞外苦寒之地倒也没什么,可你们哥三个,我是一个都见不着喽。”
这话登时让气氛有些沉闷,常家兄弟三个,老大是朝廷的大学士户部尚书,常年在北京城里,见不着;老三刚混了一年就弄了秦国公,官职加身,威风无二,可惜,老是在边塞上打仗,更见不着;唯独老二常同就江南做官,天天侍奉在跟前,这下可好,又要去塞外,还是那种几年都回不来的官职。
一边是不能阻挡儿子前程,一边是哥儿三个都不在眼前,这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好在一屋子的女眷会说话,大嫂说“媳妇儿们都在跟前侍奉着呢”二嫂说“孙儿孙女都在膝下承欢呢”薛倩说“大姐姐夫在南京,随时都能来往呢”,唯独一个感情淡泊的颜如玉毫无表示。
这番劝说倒是让老夫人有了些慰藉,常威思量半天,还是咬咬牙,把最后那个消息给说了,“母亲,皇上要招儿子做驸马。”
“驸马?”黄氏一愣,随即沉下脸来,“那怎么行,你们兄弟三个前程远大,怎能自毁前程去做驸马。”
大明皇室为了不让王公贵族及大小臣工,借皇家姻亲的身份为非作歹危害政权,所选的驸马、仪宾都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而且子弟被选中的人家,近亲便不能再出仕为官,即使已经做着官的也得退休回家。
如此一来世家大族、书香门第都视与皇家结亲为畏途。当了驸马立即就与仕途无缘了,因此不要说官宦子弟,连富商巨贾都不愿意娶皇家女子,公主、郡主大多配的是些落魄举人之类,常家如今前所未有的鼎盛,让他们这样的官宦世家子弟娶公主简直等同自杀啊。
常同笑着劝道:“母亲,三弟的削藩议下来的时候,皇上便下诏改了宗法,驸马、仪宾都可以从政了,现在跟皇室结亲已经是坏事变好事了,外头多少人都盼着做驸马呢。”
黄氏出身书香门第,见识绝非一般妇人可比,“无畏如今位极人臣,与皇室结亲也算相衬,只是,做驸马的不能纳妾,倩儿、如玉怎么办?还有唐家丫头呢?”
“母亲放心,儿子已经预先跟皇上说过了,她们姐妹三个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