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常宽的新举措是:请朝廷停止征收军丁私垦田的田税,又令天下盐商、茶商只能拿边境产的粮食来换盐引、茶引,迫使富商大贾出钱召募农民到边境开荒垦田,解决边军的口粮问题。
如果招不到人种不出粮食怎么办?常宽的办法是把茶引、盐引一份为二,一半掌握在各边总督手中,一半在户部手中,商人先要调粮食换取边军总督手里的盐引、茶引才能到户部换取另一半。
这个做法看似繁琐又增加了商人的成本,但是,却让边军有饭吃了,你边军总督想克扣?那就就扣商人的,要是士兵没粮吃造反逃亡的唯总督是问!
看到常平转来的密信,常威会心一笑,“不宰农民转而宰商人,大哥这位谦谦君子挥起刀子来也是毫不手软啊!”
这个政策虽然被那些和盐商、茶商关系密切的官员诟病、抗拒,但军方却是一片赞誉,因为,这不但能解决军粮,还能让边将们得到一条捞钱的新路子。
魏忠贤这个老胖子确实像皇帝说的那样“识大体”,对于这样一条利好政策,第一时间就表达了支持意向,加上兵部尚书崔呈秀强力支持,这条政策硬是顶住压力,迅速通过了。
上次被敲打过的魏胖子又指使手下御史弹劾浙江巡抚潘汝桢,后者被迫去职,反应迅疾的浙江布政闵承弼在潘汝桢倒霉之前,连上三道奏疏支持削藩和清查卫所,虽然被朝野讥讽,但是却得到了皇帝肯定,成为新的浙江巡抚。
这个消息让常威很是愤懑,另一个令人不爽的消息是,他奏请将被削除藩王们的府邸作为学校,不但要教授经义,还要教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以及物理、机械、火枪火炮等学问遭到了礼部尚书内阁首辅来宗道的严词驳斥,奏疏直接被驳回!
但机器局的徐光启、孙元化、毕懋康却将此举看做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化、新举措,一连七日上了十几道奏疏,请皇帝和朝廷通过此议,最后更是在午门外跪了三日三夜,此时,阮大钺这个投机分子再次出现了。
他也上了一道奏疏请朝廷立议讨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阉党智囊太常卿倪文焕也上书附议,这回又带出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山西总督梁廷机由于在削藩、整顿卫所两件重大国策中态度强硬,支持力度极大,被王之臣上书称赞,内阁和皇帝也一致赞赏,调任京师担任工部尚书。
在倪文焕之后,梁廷机也上书附议,这下朝廷里热闹了。内阁首辅来宗道和梁廷机的父亲--大学士梁鼎臣都是识相、务实的东林党人。现在阉党的倪文焕,阮大钺竟然和东林的梁廷机站到了同一阵线,齐齐支持常威,这是什么情况?
更乱的是:徐光启虽然不是东林党,却的罪过魏忠贤;孙元化被东林党的袁崇焕坑过;常威虽然是魏良栋举荐入朝的,但却收拾了阉党的许显纯,还对东林很是看不上。
这是三大权力派大乱斗吗?朝廷官员们要重新划分阵营了吗?
现在的形势和过去不一样了,常威因为会赚钱、会打仗又夺回了传国玉玺,还是皇帝的义弟,圣眷之隆已经有超过魏忠贤的架势了;厘清诏狱释放东林党,收拾许显纯的举动更是让他在清流,国子监、翰林院等年轻士子心中地位暴涨。
常威的老师帝师袁可立,大哥常宽占据内阁两席,还握着户部;另一位兵部侍郎极有才干的王之臣也是常威的支持者;加上徐光启、孙元化、毕懋康这西学三杰影响力已然不小了;而倪文焕不知道打的什么算盘,总是对常威的奏疏推波助澜;骑墙派的阮大钺更是喜欢随风加码。
更加奇怪的是阉党对于常威一党的崛起视而不见,还时常支持他们的奏疏。如今,局面正在胶着中,很多聪明的人见常威一党的大佬袁可立、常宽没有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