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少。
这群高手中,最耀眼却是常威。
大军作战神兵剑不能作为常规武器,以免损坏。常威换了一柄沉重、长大的厚背开山刀,在源源不断的超强内力支撑下,凶狠的拔刀诀每次砍出,就有三四人被斩为两段,残肢断体乱飞,血肉内脏乱喷,真如魔神降世,杀神亲临。
见主将如此神勇,士气登时暴涨,在常威每一刀砍出之时,山谷间便是一阵整齐的“杀”声,一时间杀声如雷,欢声震天!
鞑靼人不是没有高手,但他们基本上冲不上来,因为胡杨、廖顺、殷安等神枪手,在山崖高处架起线膛步枪,充当狙击手,一发现速度飞快实力高强的人冲上来与常威等人缠斗,立即就是几枪招呼过去,即便他们能劈飞子弹也会被高手们砍死。
作为前装滑膛枪的燧发枪的最大射程在一百三十步(1步=1.5米)之内(200米),有效射程在六十步左右(100米);而线膛枪的最小射程是一百三十步,有效射程超过一百五十步(400米)最大射程是五百三十步(800米)。
所谓的有效射程就是可以瞄准、精确射击的距离。燧发枪可以瞄准百步内的敌人进行精确射击,但这指的是靶场上。
战场上由于敌人移动、地形高低起伏、烟雾、风力、枪管堵塞等等导致射击精度下降的问题。所以,一百米的靶场距离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行进到足够近的距离。
工业革命前夕的‘七年战争’中,北美的英法装备了地球上最先进的燧发枪,可惜三十米距离齐射的杀伤力非常有限,以至于英军选择在十八米距离齐射法军。这是什么概念?几乎就是面对面的齐射!
因而,才有排队枪毙这种战术出现,这种完美的战术队列可以将火力优势发挥到极致,可以打出暴雨般连绵不断的弹幕,只要有一个足够宽大的正面,长长的横列就能将敌方阵地完全覆盖,进行恐怖的弹幕射击。
滑膛枪和线膛枪两者射程的不同,是因为冶金和加工技术的进步。线膛枪的枪管钢材,加工精度比早期的滑膛枪要好的多。其口径、身管长、加工精度、装药量、弹重、枪身气密性更加完美。
线膛枪的药池瞬时火焰量大,点火孔比滑膛枪小,气密性更好;遂发枪用球形铅弹,射出后子弹无规律翻滚,精度差,线膛枪用锥形弹,射出后旋转稳定,精度高。
滑膛枪在九十米内距离上能够击中人形,一百五十米内,对步兵方阵或者骑兵等大目标有较好命中率,超过一百五十米,基本等于放空枪。当然,打不准不意味没有杀伤力,滑膛枪胡乱飞舞的流弹在二百米距离上仍能杀死敌人,不过这个敌人的运气要特别差才行。
总之,滑膛燧发枪的精度与使用者的经验和枪支本身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因为,枪弹出膛过程中会与枪管内壁呈点接触的磕碰,导致出膛的最后一点无法确定,枪弹出膛后呈不规则的左右偏差(方向偏差)或者上下偏差(距离偏差),同一支火枪打出的子弹都是这个效果,更别说不同的枪了。
而胡杨、廖顺、殷安这种神枪手,凭借对枪支的熟悉程度和自身经验瞄准,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这种天赋,因此,战场上个人经验起不到多大作用,团体齐射的弹幕才是决定性的,因而,需要很近的距离和宽大的正面队列。
一般的前装线膛枪在三百米内,能精准的射击人形,可以将战争距离扩展到二百米之外,在五百米内能够命中集团目标,神枪手和更好的线膛枪可以精准命中八百米内的敌人。
线膛枪虽然有着这样许多好处,但其线膛磨损很快,对于后勤保障的压力是巨大的,以现在的工业水平而言,根本不足以支撑这种枪支大规模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