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称霸五代十国 > 第二十二章 郭无为

第二十二章 郭无为(2 / 3)

是哄弄小孩子的把戏,何必当真。北汉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八月,赵匡胤布局河东,对刘继恩下手。以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南院使曹彬为一路,建雄军节度使赵赞、绛州防御使司超、隰州刺史李谦溥为一路,棣州防御使何继筠、怀州防御使康延沼为先锋,北上伐汉。此时的刘继恩正在城外为养父守灵,虽然古训“礼不伐丧”,但相对于“礼”,世人更看重的是利,礼是虚的,利才是真的。

宋军大进,在洞涡河一线大败北汉军,北汉军民看赵匡胤这次来绝非是顺走几头牛、几只鸡那么简单,恐怕这次刘继恩真的躲不过去了,人心大乱。北汉供奉官侯霸荣是个反复小人,曾经在刘承钧和赵匡胤之间来回穿梭(想起李仁达来了),侯霸荣见势不妙,赵匡胤实力太强,刘家的快要失势了,不如借刘继恩的人头去投赵匡胤,立下大功一件。

北汉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九月,侯霸荣趁人不备,窜出太原,溜到刘继恩居室。刘继恩正在哭丧,见侯霸荣横刀进来,大惊失色:,起身就逃,但没跑两步被侯霸荣追上,一刀杀死。刘继恩从即位到被杀,只有六十六天,死时三十四岁。

宰相郭无为闻变,速遣甲兵来拿侯霸荣,侯霸荣只恨自己被双翅膀,被官军活捉,乱刀劈死,随后众人迎立刘继恩同母弟刘继元即位太原。不过坊间一直传言,是郭无为派侯霸荣刺杀刘继恩,然后再杀侯霸荣灭口的,不过史书上也没有确凿证据,只是“并人疑无为初授意于霸荣,后杀之以灭口也。”

刘继恩“纯孝”,而他的这个同母弟刘继元却心肠歹毒,上任后开始烧火,第一把火烧向世祖刘崇的儿子们,刘继恩杀掉刘镐、刘锴、刘锜、刘锡这四位叔父,刘崇的小儿子刘铣机灵过人,假疯卖傻,侥幸逃过一劫。随后刘继元又想起自己发妻段氏被养母郭氏欺侮过,虽然后来段氏发病身亡,但刘继元却把这笔账算在了郭氏的名上,派腹心人范超在孝和皇帝灵前绞杀了郭氏。

刘继元觉得该死的人都死了,浑身轻松。可惜刘继元天生就不是一个享福的命,他想轻松,赵匡胤还不答应呢。没过几天,宋军主力就杀到太原城下,赵匡胤写信给刘继元:“尔若知机,朕不负你,拜尔节度平卢军,另,郭无为可守安国军。”郭无为没想到赵匡胤还掂记着自己,琢磨起来:“跟刘继元这个小国寡君实在捞不到多少油水,不如跟着赵匡胤做大镇节度。”动了心。

可刘继元却觉得这买卖太不划算,平卢军地处山东,周边都是赵匡胤的人马,何况赵匡胤也不会让自己掌兵权,被赵匡胤当鸟养着,还不如自做小国皇帝。刘继元手下多不同意,郭无为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开始演戏,拔剑狂号,做自杀状。刘继元不清楚郭无为肚里有几条蛔虫,忙下座制止郭无为,并坐于上,问:“公何苦如此?”郭无为假装好人,叹道:“陛下大误矣,河东军数万而已,怎么能挡住宋军百万虎狼师?不如从了宋主,至少还能保全富贵。”

刘继元知道郭无为动了心,不想陪自己玩了,当然不从,继续死守。并急使告于契丹,耶律璟不敢大意,北汉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十一月,耶律璟遣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率军来救太原,宋军暂时没得手,又见契丹援军前来,只好后退。

从客观形势上来看,郭无为说的很有道理,区区河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顶住赵匡胤,灭亡是迟早之事。只是郭无为劝刘继元降宋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出于私利。历史上那些“为了统一而曲线救国”的豪杰们也都是这样,降敌虽然出于私计,但他们“客观”上却“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肯定“曲线救国”,谁就敢说当时赵匡胤就一定能统一天下?

李存勖何其强?夷强梁,败契丹,扫两川,威震天下,

最新小说: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神话版三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