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极西,莫非这朱雀神君并非宋人?但他看起来,又确是宋人无疑……
只见朱雀神君点头道,不错,金人已占大半江山——不晓得你对现今天子怎么看?
卓燕倒实是有些愣怔了——若问他江湖中事,他无论如何亦能说出一些;但扯到庙堂中人、朝廷中事,他却只能愣怔了。
更何况,他又岂敢乱说——至少朱雀神君的样子,实在看不出是何目的。
我倒觉得他们过得很安逸。邱广寒见卓燕语塞,便插言替他挡下此问。我曾居于临安,见皇宫气派,并无紧张森严之感,向来并不急于战事。而且江南富庶,临安之地,倒是安居乐业的。
朱雀神君冷冷哼了一声。他自然不急——只因那江山并不是他的——他只消自己享乐便了,何顾赵氏天下!
众人尽皆吃了一惊,莫敢支声。
三十多年前,当时都城仍在中原之地——一次宋金交战,宋军一败涂地,金人便要求将一名皇子带走为质。当时的九王子赵构便自愿前去。
赵构?卓燕道。这不是今天子的名讳?
不错。九王子赵构胆色过人,自愿为质,后来金人带他行了一段时日,觉得他举止大胆,太过不似王公贵族,心生怀疑,要求换一人,反将赵构放走了。
倒是有些印象了——他并未回去都城,因此后来金人大举攻城时将王公贵族连同家眷亲戚尽皆掳走,他却正好避了开无事,渡江至江南,做了皇帝?
朱雀神君颔首。差不离。你是听何人说的这一段故事?
在朱雀洞时听人提过,倒不记得是何人。
但——就算这个赵构是九王子称帝,也不能说不是赵家人,不是赵氏江山啊——说话的是邱广寒。
朱雀神君看了她一眼。错就错在——渡江的这个人并不是赵构。
众人又是一惊。怎么?——这句话都在心里问出,却无人出声。
其实自很早以前,这个人就不是赵构了。试想他就算再是胆识过人,自告奋勇,皇室亦不会当真同意让他去做金人的人质,因此便在途中设法用一个与他容貌相似的兵士掉了包,赵构反打扮成兵士模样,悄悄回城。谁料回城时遇到毕城,又因此事极密,安排之人接应未及,竟未能顺利回宫,他只得暂避至附近一处村落,也不敢暴露自己身份——过得数日,金人要求换一名皇子,那假赵构就此回到宫中,他竟是个十足的戏子,就此冒充起九王子来——似乎先前为令他冒充得像,赵构告知他不少本不该他知晓之事。如此一来,众人只道他是真皇子,谁又想到真皇子已流落在外。若是你——卓燕——你猜这假赵构,头一件事会做什么?
我……卓燕想也没想。恐怕要找些心腹,把真的料理了。
便是如此。朱雀神君似乎很满意他的回答。于是他便安排了杀手去做这件事,但除了对付真赵构之外,朝中尚有一些人,知道曾有偷梁换柱一事——这些人虽也以为回来的是真的,但他却担心有朝一日行迹败露。但又不合适立刻对这些为官为爵之人动手,因此这便成了假赵构一块心病。可巧后来他受朝廷之派领队去打了一场小仗,倒是大获全胜,他便在那夺下的城池之地,不肯回禁城,一来也是想避开至亲以防纰漏,二来也想那些知情之人眼不见为净,毕竟他并非太子,那时谁又想得到最后皇位会与他有关,他身份的真假,关心的人也没那么多。你说的他不会都城,是这一次,并非先前被擒便未回。只是——金人大举攻城,将我们的二帝及皇子尽皆掳走之后,假赵构孤身在外,便成了唯一的“血脉”,顺理成章地便成了皇帝,更逃到了江南。此时他权力大了,想起了那些个“心病”,自然想把他们也“料理”了以绝后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