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就发现张母似乎有种不敢置信的神色,一狠心撑出一个笑容,好像看着挺高兴地接着说,“过两天我和张大哥离婚了,张大哥就能名正言顺的娶个媳妇,您也就能抱上自己的亲孙子了!”
“到时候别忘了请我们来喝一杯喜酒!”赵子言又抛下一颗重担,“您老和张大哥帮了我这么多忙,小雅早就把你们当成了家人,您老不会嫌弃小雅吧?”
“不会不会,怎么会呢?咱家有了门城里亲戚多长脸啊!”张母语气有些慌张,但还是保持着喜悦的语调回答,“欢迎都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小雅?”
“那就好,到时候我和爸妈一起来谢谢你们!”
“那……小雅好好照顾孩子,我……我先去干活了。”张母说完话就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抱歉,可是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张民安和蒋小雅也根本不合适。
赵子言把蒋无忧横抱在怀里,一点一点的把米汤喂给他。
转眼就是一个月,赵子言出了月子,蒋无忧也在赵子言的照顾下变得白白嫩嫩起来。
其实蒋无忧包子是个很乖的小孩,平常乖乖的睡觉,一点都不打扰自己,像是刚来的时候那样的哭闹也只是因为饿了或者该换尿布了,只有好好教养,长大后一定能达到蒋小雅的要求。毕竟为人父母,只希望孩子一世平安无忧,不做违背良心的事,不犯糊涂,不会一定要孩子成为什么大人物。这样也不是很难,赵子言想。
前几天,赵子言把蒋无忧就在了张家,然后和张民安一起去离了婚。离婚之后,赵子言暂居张家,用前几天蒋家送来的钱,托了吴振天和其他几个和他关系好的知青,在张家村边缘盖了一个小房子,准备搬过去。
不是为了离张家母子远点,也不是为了躲避其他人,只是因为在未来,张家村会俢一条大路,而这个地方是最适合修大路的地方,所以住在这里的村名都可以得到一次不错的赔款。而修了路之后不久,就是高考恢复的时间,再不久就会有农村人去城里打工,这条路会成为张家村的命脉所在,变得愈发重要。
提前在这里盖个小房子,将来就可以拿到补偿金,或者是在修路之前,把这个房子想办法给张家母子,让他们的生活好过点——张家母子的生活其实一直都只是很简朴,即使并不穷酸,但是在赵子言眼里,他们的日子还是过得过于贫穷。
在赵子言搬到小房子里去的时候,张母极力挽留他留在张家,因为张母觉得赵子言一个人带着孩子,孤儿寡母的独自住在村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出了什么急事,连个帮忙的人都不太喊得到。
所以张母就让张民安住到了那个小房子里,把赵子言和蒋无忧留了下来。
一年之后,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随着赵子言教导的蒋无忧越发的聪明懂事可爱,越来越多的张家村的村民们把自己的孩子送来让赵子言教育——虽然没办法让自家孩子真正去学校上学,但是有个下乡的知青愿意在做工之余充当老师教孩子们念书,他们真是求之不得,之前觉得有些麻烦人家,但是后来在赵子言的劝说下,本着“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轰”的说法,他们就逐渐的把孩子一个一个的带了过来。
等到了又一年后大路修通,赵子言已经被张家村村民尊称为“蒋老师”,带了包括蒋无忧在内的十一个小孩一起读书,教的知识并不难,只是一些古诗文和小学数学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所以他教的也是轻轻松松,并不会感到吃力。
而在这两年里,赵子言也潜移默化的把自己“想念家人,将来一定要回城,所以才和张民安离婚”的消息慢慢的透露给了绝大多数村民,大家在惋惜之余也是十分祝福赵子言,希望他能早日和家人团聚。赵子言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