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的帝辛,不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民间,威望如日中天。
最起码在朝廷直接治下的土地内,百姓们对于帝辛这位新君主,不说达到视若神明的地步,但也无不称赞他,为当代的明君、圣君。
《吴庸变法》改革的不仅仅是军方贵族集团,更重要的是土地改革,使得贵族失去了往日对封地百姓生杀予夺的权利,并以食邑法,限制了旧贵族肆意兼并土地和掠夺农民的财富,又以按亩收税的方式,统一了农税。
随着改革的步伐迈进,关内的土地,朝廷已经渐渐收为国有,昔日可在封地主宰一切的贵族们,渐渐从凤凰沦落成了稍大个的鸡,与地主乡绅没什么区别,只是因为有爵位再身,论社会地位,依然跻身于帝国的一流阶级。
自然,也有许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想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冲朝廷亮刀子。
可随着三十六路叛军,犹如摧枯拉朽般,快速地被青龙军平叛,几万颗人头在朝歌城菜市口上,哗啦啦的落地。
他们心头的那股火焰,顿时渐渐地熄灭下来。
冷静思索的同时,他们也发现,一旦这边起事,若无关外封国诸侯的支持,对抗朝廷,无疑是以卵击石。
天下诸侯与大商本为一体。
大商君王,乃是天下共主。
帝辛虽开始推进《吴庸变法》,但改来改去,也只能改到关内领主们的身上,对于关外封国诸侯,却是鞭长莫及。
那分布于四周的关隘,犹如一座羊圈,将关内的众贵族,圈禁在里头。若猎人强壮,可尽情手握屠刀,宰羊取毛,若猎人老迈,说不定反倒被羊群碾踏而死。
兔子急了还咬人。
更何论一群外表纯白,实则内心黑暗的公羊?
但可惜的是,帝辛这位猎人,不仅年富力强,而且还杀伐果断,王命一出,有不从者,屠刀即刻挥落,不管是谁,都难逃一死!
以杀止杀,乃为霸者王道!
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也不会有任何的迟疑犹豫,
顺孤者昌,逆孤者亡!
之所以要将那三十六名贵族,不远千里的押解到朝歌,进行审判,就是为了宣告天下,敢背叛孤,忤逆孤的人,就是这样的下场!
“孤给你们的,才是你们的,孤不给你们的,谁敢抢,就休怪孤大开杀戒了!”
……
帝辛三年,八月末。
天下正值盛夏时期。
吴庸变法中,最为重要的食邑法,已经基本落实关内各个地区。
废分封,立郡县。
已经是大势所趋。
虽然期间,各地有小股的叛乱。
但在大商压倒性的军力优势下,那一小股一小股的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了下来。
凡是参与叛乱的贵族,如那三十六名贵族一样,统统押解到了朝歌,诛九族,明正典刑!
自五月到八月,菜市口渐渐成为了朝廷砍头的地方,每天都有囚车押送到这里来,每天又有成堆的尸体,运送出城,埋入牧野公田中,成为庄稼的肥料。
到了九月初,对关内贵族原有的土地,已经完成了改革。
贵族的土地,统统收为了国有,按照他们本身的爵位,赐予比例相等田亩,食邑抽税。
今后若能立下战功,得到君王封赏,便可增加食邑数量,不然,任何贵族都无权兼并或是收购农民的土地。
不过,对于大巫神教,帝辛始终没有妄动。
虽然近些年,大巫神教消停沉寂了许多,但帝辛却始终不敢小觑神教在朝野、民间的力量。
真要对神教下刀子,那就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