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第贰肆五章(3 / 3)

本均是作为男性附庸的存在——这直到现代社会才相对好一些——由此,从这个年代上看,薛父能如此用心地教养女儿,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对于这个观点,薛螭有不一样的想法:

放眼整个父系社会,就是多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当父亲的也不会轻易放弃治疗,最正常、最普遍的想法,是怎样为儿子做好打算、铺好后路。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那位刘阿斗。

然而反观薛父,从发现薛蟠不符合他的期望,便这么干净利落地放弃转而教养薛宝钗这一点,是非常不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的。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薛父如此行事,不正正源于商人逐利的天性么?

因为儿子天赋不行,无论怎么投入都与预期收益不成正比,相反女儿培养好了,不论是送进宫还是怎样,那收益都是可观的。

作为一个商人,能不知道怎样选择?

不过,薛父大抵是没料想到,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就是女儿再优秀也是白搭。

关于薛父的眼界问题,薛螭亦有想过原因。

正所谓“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

薛家从商,到薛父这一代可不止三代了。

不可否认,薛父是有野心有能力的。

然而商人的身份,不仅限制了薛父对外的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局限了其看待事物的眼光、甚至是大局观。

:

最新小说: 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 当导演?我只是想躺着赚钱 馀岁长安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阳光满溢 一胎两宝,冷面大佬抱着娇妻狠宠 文娱:顶流塌房,我反手收割 华娱1997:公知粉碎机 重生七零,改嫁腹黑大佬逆转人生 娇娇一巴掌,裴总跪着夸她打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