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夫人更满意:“就是。”
洗三大哭是吉祥,谓之“响盆”。收生姥姥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
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哥儿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
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收生姥姥继续念着:“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刷刷牙,漱漱口,。”
用鸡蛋往哥儿脸上滚滚:“鸡蛋滚滚脸,真正是爱人儿。”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一打聪明,二打灵俐。”
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以后聪明绝顶,拿起秤砣几比划,说:“秤砣虽小压千斤拿起锁头三比划:“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
再把哥儿托在茶盘里,用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最后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最后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没灾没病地健康成长。”
产房里,宁疏影听着哥儿的哭声,一声又一声,急得不心,心疼不已。
“少夫人不用担心,哥儿哭得响,以后才会平安健康长成。”
婆子知道少夫人在想什么,劝着。
宁疏影也知道这个理,还是忍不住担心,心疼,望着婆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完?”
“要不了多久。”婆子又道。
“洗三的水不知道是热的还是冷的要是冷的,岂不是——”宁疏影又想到什么,要是水是凉的怎么办,虽然天气热,但。
“少夫人,水自然是温的,哪里能让哥儿受罪。”婆子笑着说。
“嗯。”
宁疏影知道自己想太多。
哥儿就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当娘了才知道哥儿哭一声,就要撕开她的心一样。
“少夫人,哥儿走了这一遭,菩萨会保佑哥儿。”婆子过了会又道。
宁疏影应了一声。
听着外面的动静,觉得过得太慢。
“少夫人还是休息一会吧,等结束了,哥儿就送回来了。”婆子听了一下外面的动静,知道要不了多久了。
这时,派了人来取炕公炕母的神像。
宁疏影望眼欲穿,婆子劝着,外厅,添了盆,至此把娘娘像、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送至院中焚化。收生姥姥用铜筷子夹着“炕公、炕母”的神像一焚,说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
然后,把灰用红纸一包,让人送进产房,压在床榻底下,说是让他永远守在床前,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
产房里,宁疏远等着哥儿送回来:“嬷嬷你去看看,要是哥儿送回来,抱过来。”
“是,少夫人,老奴去看看。”
外厅收生姥姥,请安“道喜”,为的是讨几个赏钱,洗三礼,也不是没有男人,至亲的舅舅是要到的,还有吴府的男人也在,挥了挥手。
“赏!”吴老夫人更是高兴的大声道。
张嬷嬷送上金裸子。
“添盆”的金银锞子、首饰、现大洋、铜子儿、围盆布、当香灰用的小米儿、鸡蛋、喜果儿、撒下来的供尖儿——桂花缸炉、油糕也是她的。
“把哥儿抱过来,我抱一下,看看吧,菁姐儿,你不是想看侄儿。”见收生姥姥要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