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郡主——”
赵嬷嬷没有过去,问了一边的丫鬟,知道二姑娘带着四姑娘五姑娘来后就照着郡主说的。
把犯事的送到官府,又查抄了犯事的家底,抄了不少好东西来,这个婆子就闹了起来,二姑娘做得不错。
赵嬷嬷点了点头。
郡主没有挑错人,二姑娘都是照着郡主说的,现在看来就是那个婆子闹事了。
她看到不少人看热闹,明显是觉得二姑娘四姑娘五姑娘不可能真把她们怎么,没有威信。
想到郡主,她的郡主不同。
这些人敢这样对郡主,早就被拖下去打板子了。
赵嬷嬷和身边的婆子说了一声,不知道说了什么,婆子走上前。
“郡主有令。”
所有人一听,脸色一变,郡主?
赵嬷嬷看着事情解释,没有和二姑娘几人见面。
和身边的丫鬟交待了一声,回了正院。
“郡主。”
“解决了嬷嬷。”萧菁菁在绣嫁衣,抬头。
“郡主知道了?”
赵嬷嬷把大厨房发生的告之郡主。
“二妹妹不错。”
萧菁菁开口。
“二姑娘是不错,五姑娘那里,郡主知道老奴进去时看到什么吗,幸灾乐祸。”赵嬷嬷越来越不喜五姑娘。
郡主一片好心,带来的是一个白眼狼。
“嬷嬷不必说,我知道。”萧菁菁怎么可能不知道。
*
京郊,一处庄子,一间小院里,吴氏跪在蒲团上,面前放着白玉的观音,她闭着眼礼着佛,手上转动着佛珠。
吴氏整个人清瘦了许多,脸上留下一道疤痕,戴着半边面纱,穿得很是简朴,浅蓝色的细棉衣裙,少了往日的高贵柔美。
多了出尘,像是真的看破尘世,出家,白皙的脸很安详。
墨书站在一边,看着侧妃娘娘。
过了一会,吴氏睁开了眼,没有再拔弄手上的佛珠,她把佛珠供到白玉观音前,念了几句佛,低头捡起佛豆。
墨书也上前帮着侧妃娘娘捡。
没有捡多久,吴氏捡完了佛豆,她闭着眼,念了佛,墨书上前扶住侧妃娘娘:“侧妃娘娘。”
“嗯。”吴氏应了声,由她扶着,起身。
“侧妃娘娘,王爷去了大营,侧妃娘娘为什么不跟着王爷回府,这里——也是看在姑娘的份上,侧妃娘娘在这里终不是长久之计,三姑娘虽跟了二爷,可二爷那里,侧妃娘娘也可以跟着王爷去大营。”墨书想说什么,没有说出来。
“为什么要回府?大营是谁都能去的吗?”吴氏淡淡侧头。
“侧妃娘娘,就是在大营附近也好,三舅爷也劝侧妃娘娘,王爷要纳妾了,要是王爷纳了良妾,到时候。”墨书想到关于王爷的事,侧妃娘娘见了王爷,但并没有跟着王爷回府。
侧妃娘娘对王爷说,已看破红尘,愿孤老于此,要是王爷再逼她就要真的出家,王爷只好不再逼侧妃娘娘。
三舅爷也劝侧妃娘娘,娘娘也不听。
王爷一开始来的时候,质问侧妃娘娘三姑娘在哪。
王爷似乎不再在意侧妃娘娘,侧妃娘娘说了很多,王爷才留下来,然后质问娘娘怎么敢放印子钱。
是不是想害郡主,没有害成害了自己。
还说要不是三姑娘也不见了,不会派人找。
侧妃娘娘脸当时很白,王爷走时还是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