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过了,他们势必要给陆晓再找人家,因此蒋家和王家如何为了此事争吵不休,他们都是不会参与的。
顾萝反而比较担心,王家出了这样的事,会不会影响皇帝对太子的看法。
再说蒋八郎和王十七郎是都有错,可蒋家的家世不如王家,蒋八郎又死了,大部分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觉得王家是在仗势欺人。王家仗的谁的势,不就是太子和七皇子吗,端看皇帝怎么想了。
因着蒋八郎的死,同安侯府和承恩侯府怼上了,两家越闹越凶,差点就闹上了金銮殿,最后是七皇子看不过眼出了面,两家各打五十大板,才算把事情摆平了,太子始终没有露面。
尽管承恩侯府也是七皇子的母家,可王家正经能和皇家论亲戚,靠的是太子,他一点不管王家的事,也挺让人不解的,到底是太子对王家不满,还是王家对太子有所不满呢。
结束和王家的纷争,同安侯府找上门来,说是要让陆晓嫁给蒋八郎的牌位。
陆家自然是不肯的,当即就把蒋家的人骂了出去,只是经过蒋家这么一闹,陆晓只剩下远嫁一条路了。
老太太连声埋怨吴夫人,说她给庶女选婚事不用心,连最基本的人品都没打探清楚。这是陆晓运气好还没嫁,蒋八郎就把自己作死了,这要是嫁了过去,不就得守寡了。
吴夫人心里委屈得很,面上却不敢多言。她怎么没有用心了,议婚那会儿蒋八郎看着还不错的,老太太也没说什么,谁能想到现在会出这样的事,老太太就把责任都推到她身上了。
陆家举家都是南渡的时候从燕京迁来的,亲戚朋友也都在这边,要把陆晓远嫁,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老太太想了想,把视线投向了顾萝,她家这些儿媳妇孙媳妇,就只有顾萝不是遥京人。
顾萝倒也没让老太太失望,推荐了西川老家的一户人家。不过顾萝也说了,她离开西川好几年了,具体情况并不熟悉,还得写信回家去问,看她哥哥嫂子都是怎么说的。
两个儿媳妇,老太太最喜欢最放心的是黄夫人;到了孙媳妇,那就是顾萝了,又聪明又懂事,有什么事交给她,最是让人放心不过了。
到年底,顾萝来回和长兄顾莳通了好几封信,总算是把陆晓的婚事敲定了。
因为两边的年龄都不算小了,婚期就定得比较急,就在来年开春。考虑到陆晓是远嫁,陪送的东西多了路上不方便,吴夫人提前打发了管事过去,在当地置办田庄和店铺。
陆珊安安静静在家蹲了半年,眼见着她娘的肚子一天天圆润起来,心里的担忧丝毫不减。
系统所谓的保护妹妹到底是怎么个保护法,她有点搞不懂了。在陆珊生活的时代,女性已经从生育的重担下解脱出来,新生命的孕育都是依靠人工子宫,她也不了解怀孕生产的相关知识。
可就陆珊看到的实际情况而言,顾萝的各方面状况都是蛮好的。
顾萝的饮食有专人负责搭配,荤素结合种类丰富,每天也有适量的运动,整个人的精神看起来非常好。每旬还有太医专门上门请脉,据说是太子妃和燕国公主之前用过的,脉息非常好。
陆珊根本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什么是需要她做的。退一万步说,顾萝生产的时候遇到麻烦,那也是该接生嬷嬷和太医们想办法,压根儿轮不到她。
在陆珊惶恐不安的等待中,宝元十八年不知不觉就到了。
由于宛州的战事,去年的正月大家都没过好,今年正想补回来,皇帝不给人机会。
正月初二,孙婕妤生的十五皇子夭折了。宫里阴气重,小孩子本来就不容易养活,十五皇子算是皇帝的老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