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块巨大的磁铁,并采用人工分拣的方法,尽可能的排除铁质的存在,虽然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也总算是聊胜于无了。
再一个就是熔制后的琉璃水存放的锡槽了。由于琉璃水不会和锡发生化学反应,用锡槽存放一定温度的琉璃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个时代早已经有了很多锡制品的存在,想要建造一座锡槽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李翊说出了自己的构想以后,林庆良立即满口答应下来,保证最迟几天之内就可以把锡槽建好。
最难控制和把握的就是生产工艺了。像预热、熔制、滤出、降温冷却、退火、淬火、成型等工艺,虽然林庆良已经基本掌握,但是火候如何把握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时代没有自动化机械设备,全靠人肉眼观察和判断,经验反而是最重要的。也只有经过大量的实验过程,才能充分掌握整个生产工艺,所以难度绝对小不了。
经过李翊长时间的指点和帮助,林庆良对琉璃生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要想生产出合格的琉璃制品,生产设备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工艺流程也必须符合要求,这是硬性规定,否则的话,画虎不成反类犬,似是而非的琉璃制品吸引不了客商,也不能带来丰厚的效益。
在九乡忙活了几乎整整一天,来来回回的察看设备,殚精竭虑的绘制图纸,认真理顺工艺流程,仔细商讨设备改造方法,这一系列的工作忙活下来,一般人的身体可是受不了的。
直到天色已经全暗下来,李翊和林庆良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手来,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接下里的几天李翊可是没有机会过来帮忙了,只能靠林庆良自己琢磨着摸索了。又向林庆良仔细交代嘱咐了一遍后,李翊这才带着连骏等人赶回了宣抚使府。
第二天一早,李翊刚刚起床在院子里锻炼完身体,亲兵就来禀报说,大义宁国使臣寻扎罗已经在门房里等候接见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