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征服者,听上去不够威严要不叫泉水之主也不好听究竟该加上个什么头衔呢?起名字真是难啊。”望着院子中间的水井石屋,伦道夫开始浮想联翩起来――
“长官,司令部来电,前方部队已经找到了伦道夫中校。”无线电员大声汇报到。
“什么?快把耳机给我。”道根大步走到无线电操作台旁,接过空军中士递上的备用耳机。此时的无线电技术还无法进行远距离语音通讯,所以耳机里听到的是“滴滴哒哒”的摩尔斯电码。
“询问他们,发现中校的具体位置。”道根上校板着脸下令。
“是,长官。”无线电员连忙按动发报机的电键。
“司令部回电,在哈米尔古泉。”中士向道根报告到。
“哈米尔古泉?!那不就是在b空投地点?”一名空军少校在边上惊讶的说到。
“嗯,上帝一直都很眷顾伦道夫。”道根摘下耳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上校走回自己的座位,透过机窗向外望去,一支庞大的运输机群,正与元首专机一起编队飞行。
德国空军眼下在非洲地区部署的军用运输机,一半兵力都在这里了,足足两个中队四十八架容克ju52,机舱里装满了补给物资。一起参与这场空中补给行动的,还有英国空军的二十架布里斯托尔“孟买”运输机,这是一种性能平平的运输机,但是和“容克大妈”一样,稍作改装之后就能作为轰炸机来使用。
如此庞大的空投编队,可不是只为斯帕鲁一个连运输补给的,那只是空投行动的目标之一,这是一次空地联合行动,目标是为所有脱离补给线的战斗单位进行物资补充。
沙特的游牧部落对道路的依赖性不强,他们常常会在远离道路的小型绿洲扎营,这导致攻击这类目标的德军往往要远离后勤运输线。
道根上校是临时决定参与这次行动的,因为其中两处空投地点比较接近伦道夫的失踪区域,他想要亲自从空中搜索伦道夫的踪迹。
让他没想到的是,搜索部队竟然那么快就找到了伦道夫,听到这个让人操心的部下毫发无伤,道根上校总算是松下了一口气。
“命令飞行员立即转向,飞向b地点。”道根转过脸,向空军少校下令到。
“但是上校,编队要先去a地点。”少校回答到。
“那就脱离编队,我们有自主权。”道根扳起了脸。
“遵命,上校。”空军少校不敢再争辩,这位党卫队上校拿着元首的手令,在这里拥有惊人的特权。
巨大的“帝国一号”机身微微倾斜,在机长的操控下平稳的开始转向。
“长官,十分钟后我们就能到达目标上空了。”空军少校报告到。
“我们可以在目标地区降落吗?”道根问到。
“恐怕不行,长官,我们不清楚地面的情况。”少校回答到。
“我知道了,谢谢。”道根点了点头,随即把视线再次转向了窗外――
“长官,司令部命令我们原地设防,准备接收空投物资。”雷姆拿着一份电报从屋外跑进了驿站。
“识别板铺设好了吗?”斯帕鲁转过脸询问副连长。
“全都铺好了。”副连长回答到。
当时全欧洲的空地识别手段都差不多,白天使用显眼的识别标志,晚上点起几堆篝火。德国陆军配发有可以折叠的地面识别板和识别布,正反面采用不同的颜色,可以按要求进行替换,防止被敌军掌握并加以利用。
在历史上德军还喜欢使用国旗作为地面识别标志,不过这样做需要有一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