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长叹,女孩子逛街的战斗力真强。
“我有点累,”唐艺菲看了满头是汗的三个男人一眼,笑道:“去仓米巷吧,该安顿一下了。”
“终于要去找沈复了么?”任天行长舒一口气。
按剧本所写,《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这个时候已经从父亲家中搬出来,住在仓米巷。
不过,剧本写得清楚,中间还是搞出了波折,因为苏州城里既有“仓米巷”,又有“米仓巷”,神奇的是,沈复在这两个地方都住过。
一行人先走错了一回,去了趟米仓巷。
等来到仓米巷,已是天近黄昏。
“唐小姐你们终于来了。”一个商人打扮的剧务迎面走来。
“辛苦你了,房屋准备好了么?”唐小姐又露出很有亲和力的微笑。
“好容易谈妥一家,离沈复宅子大概五百米远,不过主人需要一天的时间收拾东西,明天才能入住。”那剧务道。
“已经很不错了。”唐艺菲点点头。
这剧组是很有钱,为了节省时间,出高价连房主的所有家俱都买下,但人家总还有大量私人物品必须带走的。
“那我带唐小姐去客栈?”剧务殷勤地道。
在唐艺菲的微笑面前,之前的所有辛苦与焦急等待,很快被他抛到九宵云外了。
“谢谢,但不必麻烦你了,我打算去金母桥那里拜访几位老人家。”唐艺菲道。
“哦?”剧务不太明白,但还是领一行人过去。
金母桥离仓米巷不远,几分钟就走到了。
桥边有一座瓦砾堆成的小土山,一个池塘,一大片竹篱围住的菜地,几间小屋,周围颇为空旷。
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到了乡下。
即便是繁华的首府城市苏州,也有“城中村”啊。
“真美。”唐艺菲深深地吸了口气。
“一般般而已。”任天行心说,如果不是被写进书里,你才不会觉得这地方美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唐艺菲会到这里来,只因为当年沈复把它写进了《浮生六记》。
原本没什么景致的小园,沈复夫妇在这园中乘凉赏月、登土山眺望夕阳、池边柳下垂钓,硬是弄出了几分“野趣”。
书中的这一段,或许堪称华夏古文中最“小清新”的夫妻生活描写。
不过,沈复夫妻是夏秋之际搬过来的,现在还是春天,书中的蝉鸣、菊花都没有。
“你们想借宿一日?”竹门里,一位老妪微显惊讶地看着几个年轻人。
“嗯,我们从外地来,新购园子明日方能入住。”任天行解释道,“今后大家都是邻居了,所以过来走动一下。”
“求之不得,只要贵客不嫌弃。”老妪连忙笑道。
看得出来,她是真开心。
书中写得明白,园子里原本住着三人,另一对老年夫妇也是租这老妪的房子。
所以这位房东是孤老一枚。
老妪很快将其中两间屋子收拾出来,而唐艺菲则与那对老年夫妇聊在一起。
任天行远远看着,只见唐艺菲的笑容依旧那么自然。
她是发自内心地不嫌弃这些老人呢。
“也许我理解错了,她好像真喜欢这种生活,而不是慕沈复之名。”任天行暗想。
有几分钟,任天行看着唐艺菲,稍稍走了些神。
“人还可以这么活着。”他唏嘘了两声。
何必非要找刺激,非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