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居然也得交钱,这估计相当于服装费了。
关键是这玩意还挺贵,两样加起来足足七八贯钱,加上打赏的钱,花了得有十贯。
十贯钱,一万枚铜钱啊。
据说还真有一些新入仕者拿不出这笔钱的,于是吏部那边也可以发一张纸录的制书公文代替,相当于任命状统称敕牒或札。
当然,据说高品阶官员的官告费、官服费照例都是有皇帝赐予的,不用自己掏什么朱胶绫轴钱什么的,但这个得以五品官阶级,李逍才六品,还不够皇帝赐予的资格。
若不是刘司农主动帮他交了钱,其实李逍是不愿意交的,反正领一张敕牒也是可以的。
但刘司农帮忙交了,李逍也不好说不要。
最后便是他既领了一份官告,又领了敕牒,因为按规矩,凡领告身者也必领敕牒。
“玉米监正,六品官衔吗?”
婉娘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李家在蓝溪虽说也算当地首富,但不过是个乡中小地主。以前李家也是乡中世代地主,可张家一个土豪勾结一下县衙里的吏员,就能把李家整的家破人亡,可知官身对于李家的重要性。
“玉米监正是职官,从六品下。按朝廷的制度,有职必先有阶,因此朝廷还授了我一个从六品下的通直郎文散阶官。”
职官、散阶,这也算是大唐的一个特色。
有职必先有阶,这要是放后世,就相当于一个县令是正处级,县令就是职,正处级就是阶。
大唐的散阶还分为文武两阶,官员先授一个散阶,这相当于定级,这也是官员们领俸禄的标准,什么阶就领多少俸禄,至于官职,则有可能高于所授散阶或低于所授散阶,当然更多的还是什么阶任什么品的官。
比如李逍,他以前不是官员,白身任官,或者说以前只是个领俸禄的流外六品,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还是没正经职事的。一下子授为从六品下的实职官员,朝廷就要先给他授一个散阶。
李逍的散阶跟他的实职是相同品级,都是从六品下,不高也不低。
通直郎,从六品下。
大唐文散阶官里,以郎和大夫为主,最顶级的还有开府仪同三司和特进,其余的都是大夫和郎,五品以上为大夫,五品以下则是各种郎。
除了散阶和职官,大唐还有勋和爵,勋官十二转,一般为军功升转,也有特赐勋官以享受一定等级的待遇,不领实事,只是相当于一种待遇。
爵位,则是最为贵重,大唐爵位九等,从亲王到县子,得一封爵极难。
李逍现在有阶有职,但还没勋没爵。
通直郎、玉米监正,这就是李逍的官阶了,他做为京官,待遇比外官好点,每年的禄米有九十石米,分为春秋两次发给。外官从六品则只有八十五石,京官多五石。
除了禄米,还有俸钱。
做为六品官,李逍每月还都领到两千月俸钱,食料、杂用四百钱,相当于一个月两千四百钱。
食料和杂用,相当于朝廷给官员们的餐饮补贴等。
当然除了月俸和年禄,官员们还能够享受到朝廷拔给的免费仆役,这也是一副挺好的福利。
一个六品官员,怎么也是中央司局级官员了,一个月才两千多工资,肯定是有些低的,但官员们的福利可不止这么多。
不说那些什么灰色收入之类的。
做为官员除了俸和禄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收入,那就是职田收入。
京官六品,给职田四顷,足足四百亩呢。
京官们的职田,一般情况下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