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磅长炮,火力相当强大。未来甚至能有更强大的炮械。”
“说起火炮,它和棱堡是紧密相关的。火炮依托棱堡得以安全、迅速、高效且充分地发扬火力。因此,棱堡是整个要塞体系中的主要建筑,也是主要火力输出点。为了方便说明,我给的结构图中的两种棱堡都有,并不是说实际上必须按此布置。”
光说了个大概,贡萨洛和西斯内罗斯就已经露出了紧张、沉思的表情。西斯内罗斯主要是紧张(不能怪他,已经被斐迪南惊吓不知道多少遍了),替敌人紧张——他们要是遇上陛下的要塞,怎么活着回来?贡萨洛主要是沉思,也是在替敌人沉思——遇上这样坑死人不偿命的防御体系,怎么进行稍微减小那么一点伤亡的攻击,甚至怎么在抵挡己方反击的情况下全身而退——毕竟现在西班牙陆军正是牛得不行的时候,能对西班牙陆军发起攻击的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事,要是再被打得伤亡惨重,结局如何可想而知。其他几名将领也露出了稍微有点开窍的表情,看样子已经开始脱离万恶的旧社会,走向新时代的光辉道路了。
“现在给你们分析棱堡的内部结构和作用。”看到大家都比较上道,斐迪南也比较满意,西班牙军队——准确地说,目前是阿拉贡军队的新时代,将要来临了。为了保密起见,除了贡萨洛和西斯内罗斯两个绝对没有问题的人是卡斯蒂利亚人,其余都是都是阿拉贡的斐迪南绝对可信任的亲信,并且多少还算有点能力。
唉!阿拉贡的将领和大臣,除了路易斯·德·桑堂赫尔,也都只能用及格线来要求了,现在人才都是从卡斯蒂利亚来的。就连意大利战争也是伊莎贝拉派卡斯蒂利亚军队参战,原本的斐迪南除了摘果子(那不勒斯王国),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
这不对啊!按照灯塔国的理论,过去几百年间,卡斯蒂利亚人民都是在独裁专制的阴影下挣扎度日,阿拉贡则是天赋人权的皿煮国家,又与意大利地区联系紧密,理应是阿拉贡兴旺发达,怎么自始至终卡斯蒂利亚都是主体?阿拉贡也不是没有大学啊?甚至比卡斯蒂利亚还多。
斐迪南也不是没有厚着脸皮和伊莎贝拉交流过这种问题。后者直白地表示:“我的总体印象就是,阿拉贡宫廷很难找得出正直的人来。”这绝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么简单。因为整个阿拉贡宫廷差不多都是这样,大部分廷臣居然都染上了梅毒,王族除了斐迪南(按照历史本来他也是有的)全军覆没,这在卡斯蒂利亚人看来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天方夜谭。
看来是社会风气的问题啊!是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好的没学过来,坏的都给传染了?看来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教育下手。
“过去的二十年,阿拉贡最大的失误在教育,现在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永远都要怀着帝国主义的远大理想……”
……
话题扯远了,现在斐迪南还是在集中精神给将军和元帅们普及棱堡知识。
“看这里,棱堡之间的部分称之为中堤,也就是过去的城墙。在这个图纸上设计完善的棱堡体系中,中堤变得很短,以便确保步枪射程能够完全覆盖这一区域。我们的最新式的穆什克特火绳枪(排队枪毙还是机密,至少对卡斯蒂利亚军队和将领保密)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提高了射程和准确率,以后还有提升空间(实际上棱堡要和燧发枪一起用效果最好,火绳枪是有些扯后腿的,不过现在穆什克特火绳枪倒还处在不断进步的阶段)……”
“嗯,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中堤前修筑凹面堡是为了防止攻城炮对中堤直击,同时也能配置一些火枪手加强战壕的防御。三角堡的目的相同。它只比主堡垒稍低那么三四英尺,以便于主堡垒上的火炮进行超越射击,同时三角堡之上的火炮也构成交叉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