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而自贵设置三公九卿以供驱使虽然好象是有了玉璧由四驾马车供奉护拥着似的尊贵显耀其实还不如来进修我所说的道。
从古以来人们如此推重我所说的道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它有助于人们达成目的避免过错吗,所以才得到天下人的共同推重。
《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译文】要从事可使自己混沌无为的作为处理可使自己无所事事的事务并喜赏波恬浪静的寡淡风光以保持对细微潜流的异变的敏感。
以对待大事的态度处理小事以对待复杂的态度处理简单要用合道之行所生发的德能去消解细微的怨望纠结。
处理难事要从轻易处入手宏观目标要由微观构设去实现。天下难事必然开始于简易天下大事必然建基于细微。
因此圣人始终都不自以为必须独揽大权所以能成就大事。那些轻易许诺的必然难以守信视问题太过轻易的必然会遭遇很多的困难。
因此圣人对这些问题都加以认真审慎的处理所以终于没有困难了。《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情势未明朗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散失。
要在事情未开始时就有所打算要在祸乱未发作之前就早作预防。合抱的大树长成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堆垒于土坯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
对于这些渐进的过程如果妄逞权能而揠苗助长就会导致失败如果执意于某一情态而加抗拒就会反而使局面失去控制。
因此圣人不妄逞权能所以不会失败不抗拒渐进的演变所以不会使局面失控。
人们做事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慎终如慎始就不会有败事。因此圣人要别人之所不要不使稀贵资源的供应更形紧张学别人之所不学以便牵正人们的偏激过失。
借此以辅导万物行于其自然而不强加干涉。《老子》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古来善于以道为行为典范的统治者通常并不促使人民多知多见而是使人民趋于愚昧浑朴。
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由于他们的知见太多。所以拿权威知见治国那是对国家的残害不执定什么权威知见治国才是国家的福祥。
懂得在两者之间作此选择也就贯彻了道的原则。懂得贯彻道的原则就体现了深得于道的玄德。
玄德幽深而广泛协同各类存在回归于道。这样就无往而不利。《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河流所汇注而成王就是因为它善于处下所以能成为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