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盟全球人类同盟的357个避难所出发,他们的使命和前6批的前辈们相同,是寻找到适合人类在地面定居的宜居点。他们的使命和前6批的前辈们也不同,他们的指挥官们被告知必须找到那个“方舟”依旧无法验证的宜居点,因为经过7年的过负荷运转,全球有244个避难所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循环机能衰减,剩余的113个也会在1年内产生同种类衰减,换句话说,人类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数计时。
2173年,9月,17日,夜,原华夏迪庆州中甸县东北约320公里。
寂静的沙丘脚下,突兀地隆起一团细沙,安安静静地裹着一个高度不足2米的的椭圆色形体。
“呼!”那个形体的四周喷出一股白烟,随即快速瘪了下去,渐渐露出人形。当躯干、四肢和头部完全展现出来以后,覆盖在表面的那层细沙才被脱下,它们水银泻地般落地,扬起细微的飘尘。
“又结束了。”墨刚在红外线夜视仪当中看着和自己换班的战友撑开潜伏模式,身上的核防护作战服像茧一样裹藏起人形,向后以不到30度的仰角缓慢钻进沙层。向着墨刚所在的位置,他打出最后一束象征“准备完毕”的红外射线后,沙粒吸附启动,那将会把他的生命特征完全掩藏起来,通过观察内置于头盔面甲的微型雷达和声纳代替肉眼肉耳警戒四周。
墨刚掀起面甲,露出里面微微冒汗的年轻面孔。黄皮肤、黑眼睛、黑色须发,他出生于PRC17号避难所,是个纯粹汉族血统的中校指挥官,负责PRC17号避难所第7次地面探险行动的军事部分指挥。
墨刚,男,24岁,身高177公分,体重70公斤,入伍8年,14次地面行动经验,其中包括第4次至第6次地面探险行动,是避难所当中地面行动经验最丰富,技战术水平最高的特种战士。
拐过两个小型沙丘,墨刚走回到设置在一座砂谷入口处的营地。这是一个规模不算大的营地,围绕着中央的篝火,营地里零散摆放了50几顶白色帐篷,2人1顶,大概也就100多人,这其中战士不足40人。
墨刚回想起离开避难所那天,这个队伍曾是全球最为庞大的,共集中了16位各界专家和42个助理,还有一个整编连队132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士兵,总人数达到190人。PRC17号避难所的自循环机能衰减超过37%,乐观估计在2173年12月,那里就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洁净空气和水源变成一具装载死人的棺材。
这个消息本来是要对负责人以下保密的,但墨刚在和科学组负责人苏执商量后,就决定在队伍离开避难所之后第二天把消息公开。谁都有家人生活在避难所里,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墨刚所担心的人心涣散的情况没有发生,整个队伍被一股浓重的死志包裹起来,如果找不到宜居点,这些探险团的成员也就不必再回到避难所了,因为那里,也将是一个死地。
在这种死志的激励下,探险团爆发出极度的坚忍和耐性,3个多月的时间,直线距离每天行进超过10公里,每3天对一个疑似地点进行勘察,几乎每天都有战士牺牲。如此反复,这个团队终于也要失败了。受训士兵开始不足,为了确保战士们得到充分的休息,科学家的助手们已经拿起枪肩负起营地内的警戒;弹药和生活物资也开始匮乏,虽然他们的辎重是按照1年的探索周期准备的,但几次遭遇战就让他们的装备物资丢失了大半,剩下的也只够让他们消耗不到2个月的;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娇贵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就在前天,第一个中年科学家死于热病,他的身体已经对药物产生了免疫,最终被病魔夺去生命,战士们开始出现恐慌情绪,他们可以慷慨赴死,但如果科学家们死光了,谁来操作那些仪器,谁来确认那些疑似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