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多了起来:“对了,我跟你说,你们村的扇贝,姐能运作的很好,以后的需求还会加大。你要是有精力,多建一些养殖基地。”
“我会的,以后需求如果更多,咱们再联系。”徐方客气道。
皆大欢喜挂了电话,徐方躺沙发上也休息了。
翌日,徐方早早起来,先给红艳做了饭,自己先出去打拳去了。
日子安逸了,人也容易懒散。九点,郑秀兰三女才起床。
饭桌上,徐方问向邵静:“剩下的两块扇贝养殖基地,扇贝大概多久成熟?”
“六七个月吧。”邵静估计到。
“我准备投些钱,把剩下的两块基地,都加上海底冷热仪,这样扇贝成长速度能更快些。”徐方吩咐道。
正吃饭的邵静,一时有些诧异:“两个都加,就是近千万的成本,你要疯了?”
“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咱们还是赚的多,加了仪器一年能收获三茬呢。”
邵静知道徐方不差钱,昨天还给她发了十万元的红包呢,耸耸肩道:“得,想装就打电话订货,直接就装了吧,正好两个基地扇贝也养了一段时间,有了仪器俩月扇贝就成熟了。”
“先不急,等过一周再说,最近钱还不够。”徐方笑道。
郑秀兰也吃完了饭,道:“中午你跟我去找村民,跟大家说一声半个月后休海,顺便看看大家养山鸡的意思。”
“没问题。”
十二点,徐方跟郑秀兰骑着平衡车到了海边。
那边正称重的村民,远远就看到了徐方,一个个眼中闪着亮光。
“看,小方跟村长来了。”
“肯定又有啥好事。”
“可不呗,不知这次是啥事。”
“……”大家议论纷纷,不过心情都很火热。
“村长,这大中午的咋过来了?”看到郑秀兰两人过来,兰嫂大声问道。
等大家都看过来,郑秀兰脆声道:“确实有点事,有好有坏。先说坏消息吧,最近听大家反馈,海边扇贝想捕捞已经很不容易,比以前花的力气更多,但捕捞的扇贝却不如之前。我跟徐方商量一宿,决定两周后,禁止再捕捞海鲜,让海边的生态恢复正常。”
虽然郑秀兰早就给大家打过预防针,但突然断了这条财路,村民还是慌了下。
“现在捕捞扇贝,再不济一人一个月能赚三千,这不让捕捞的,赚的也太少了。”
“是啊,家里娃还在上学呢。”
“哎,俺家大儿子就要结婚了,对方家还要彩礼,这没钱咋行。”
威望最高的张大爷,听着周围人的议论,站出来喊道:“都嚷嚷啥?一个个贪心的什么!想想之前,一家一年能吃几顿肉?现在开始挑三拣四了?海边扇贝没了,这是事实。现在赶尽杀绝,明年吃什么?以后吃什么?”
听到张大爷的话,村民也安静下来,大家本来心地不坏,此刻脸上也有些惭愧。
徐方看到大家的尴尬,笑着站出来道:“乡亲们,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虽然扇贝半个月后无法捕捞,但活人还能被憋死不成,赚钱的办法想想总会有的。大家帮我饲养的山鸡,半个月就要成熟了,我会给大家支付这三个月的酬劳。现在,马上又可以饲养鸡苗了。”
“因为咱们的山鸡,吃的料大部分是蚯蚓,而蚯蚓批发价一斤十多块,所以你们承包的话,就不大合适。所以咱们这次,依旧是雇大家帮我养殖。酬劳会相应提高,每养殖一百只,成熟后会给大家三千元报酬。大家想承包几间鸡舍,可以跟我说,我会立刻动工,多建一些鸡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