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宋炮灰逆袭录 > 六十 如何打消皇帝的疑心

六十 如何打消皇帝的疑心(1 / 2)

其实对谁不适合作统帅这个问题皇帝心里应该已经有了判断,李不弃回答不回答都是一样。从李不弃这个角度来说还是不回答的为好。

李不弃若是说韩琦和王沿就是垃圾,必须要撤换,那么皇帝真的会撤换他们吗?撤了他们又能换上谁呢?总不能换上狄青和种世衡吧,那样的话一直高喊以文御武是祖制的文官还不得翻了天?

没用的话李不弃还是少说为妙。刚怼了御史,现在还是要保持低调避避风头,也在皇帝面前保持一个不乱说话的印象。于是打定主意的李不弃说:“陛下,小子年纪还小呢,不敢乱说。”

赵祯很满意,就没有再提这茬儿,而是说:“你出的那计策已经见工了。辽国的正使肖英本来就不希望两国之间交恶,富彦国与之在河北接洽时他便说这次的事都是那刘六符撺掇辽皇的。这次肖英见我大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要与辽国死战,很是担心,已经写信告诉辽皇事不可为。这正是你说的示之死战则其不敢战。这次你立了大功。”

皇帝真是大嘴,这么机密的事情都对一个八品小官说,真是不知道保密是怎么回事。

李不弃心里腹诽表面上却连忙谦虚:“臣就是一点儿小聪明而已。亏得从陕西回来路上那老人给小子讲了好多故事,小子才能知道蛮夷的性格,出了个主意。想来这是天佑我大宋呢。”

赵祯也很认同地说:“如此说来确实是天助我大宋。只是你对待孙御史这件事作的孟浪了,以后不可如此。你年岁虽小,但既然作了官,就要稳重,要按照规矩来做事。你惹了这事,此时不便放你出来,免得节外生枝。等辽国使臣离开京城后便会免你禁足。”

李不弃连忙谢了皇帝,然后说:“这几日臣在家中除了读书没有什么事情,便弄了两样玩意儿,今日带来,一样献给陛下,一样献给福康帝姬。”

赵祯忙问:“是什么?”

陈琳立刻让人把摇椅和摇马搬进崇政殿,赵祯看了很喜欢,直夸李不弃心灵手巧。但是很快他话锋一转问道:“这些东西也是禁军厢军出身的木匠作的?听说你的铺子一向爱用军汉家里的人?”

李不弃心说:这事儿终于来了。

他很痛快地承认了。皇帝看似随意地问:“你那几个铺子已经收了那么多军汉遗属,给的工钱又高,你那个义学也都是你出的钱,现在京城里都传你仗义疏财呢。”

自从赵匡胤黄袍加身靠兵变当上皇帝后,大宋皇帝就都有严重的疑心病,看谁都像是要谋夺他家江山的人,特别对军队更是警惕。皇城司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监视军队。李不弃因为帮助了很多禁军、厢军的家庭在军队中有了些名声,自然会引起皇帝的警惕。所以这个事儿还是早日说清楚了好。

李不弃说:“臣没有那么高尚,只是与孟子说的‘君子远庖厨’一样的道理罢了。”

赵祯糊涂了,问道:“这和‘君子远庖厨’有什么关系?”

李不弃说:“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是因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臣虽非君子但同其感,日日亲眼见到周围有人啼饥号寒自然不免心有戚戚,便如日日处在庖厨之中。既然臣有了些钱财不帮一把那些受苦的人心里总是过不去呢。至于臣帮助的多是军汉家庭这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臣就是出身这样的家庭呢,比起士农工商来,军汉对臣来说自然是最亲的。人总应该先帮最亲的人吧?”

有道理!赵祯想想有犯了罪的亲近大臣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自己都能从轻发落,向自己哭诉官位太低自己也会提高他们的官职,若是李不弃天天看到有人在面前啼饥号寒的不心里难受才怪,帮一把确实是人之常情。

最新小说: 战国生存指南 早安大明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女穿之大理皇朝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帝秦设计师 谍战:红色掌柜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