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了城外,沿着河畔走了三里路程,一路上草长莺飞,杨柳嫩絮四处飞扬,微风拂过,河中顿起涟漪,风景煞是爱人。
高世屹瞅着一枝长势甚好的柳枝,一把折在手里,递给张太虚,
“长安有灞桥折柳,以送离人,这洛阳城如今也有了世屹折柳,先生,此去蜀中,山高水远,您一路保重。”
张太虚嗔怒,瞪了高世屹一眼,
“就你煞风景,如此长势的柳条,仲夏时必然能遮一方阴凉,却被你坏了。”
高世屹尴尬的挠着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哈哈哈哈,世屹兄,你啊你,这下好了吧”
尹川毫不顾忌的张口大笑,他和高世屹早已交心了。
高世屹见尹川如此落井下石,有些恼怒,
“我好歹也送了一念想,说不得先生在蜀中看到杨柳便想起我来了呢,莫伏勒,你呢?”
尹川哪里会被他问住,清了清嗓子,对张太虚说道:
“先生传艺回护之恩,尹川感激不尽,今日也没有什么好送于先生的,就送先生一首诗吧”,说罢得意了看了看高世屹,继续开口,“
千里黄云白日曛,春风吹燕絮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送给张太虚倒也贴切,张太虚盛名天下,这大绥朝,不认识晋王的比比皆是,可是要问有没有没听说过张太虚的,估计是没有的。
“哈哈哈,得莫伏勒一诗,足以,好一个天下谁人不识君,此去蜀中,吾道不孤”
张太虚是开怀大笑,为结交了尹川这么一个神童而高兴。
高世屹有些不愤,却又没有什么话说,只好嘟嘟囔囔了一句,
“妖孽,迟早挨天打雷劈”
“莫伏勒,你如今拜师不成,打算如何自处啊?你家中还是寻一管家,内事尽可交给瑶依,我看她是个聪明的女子,应当合适。”
张太虚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尹川,早已经把尹川当做子侄。
尹川轻松笑笑:“我准备听先生的建议,到城外寻一静处,好好读几年书再说。”
“嗯,如是最好,在你书房中,我给你留了一封书信,你若想要有个引路人,不妨考虑一下信中人”,张太虚全是同意了尹川的想法,见高世屹在一旁不愤,没好气的说道,“你看人家莫伏勒,天资何其聪慧,神童不足以承,可还是知道上进,要好好读书,你呢,整日玩物丧志,魂都要被碑帖勾去了。”
高世屹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将张太虚推上马,
“好了好了好了,老爷子,快动身吧,再晚就要露宿野外啦”
张太虚虚抽了高世屹一马鞭,朗声道:
“经此一别,远隔千里,山高水长,来日再见了,就此拜别。”
说完,一夹马腹,纵马出发了。
尹川和高世屹两人目送着张太虚离开,直到看不见影子了,这才慢悠悠的往回走。
一路是高世屹的兴致都不高,尹川拿话来逗他,他也不太答应,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尹川无奈,只好傻傻的陪着他,慢摇摇的回了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