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歌尽时 > 第16章 阴云

第16章 阴云(1 / 2)

京城

今天正是月半,是京官大朝会的日子,在京的所有流内官都要到含元殿参加朝会。

刚到寅时,长安城中已经忙碌了起来,凡是属于流内官的家中,都已经亮起了灯火,妇人已经烧好面汤,伺候自家的郎君起床,到了寅时三刻,有流内官上朝的坊市都已经将坊门打开,勘验了官身之后,这才放行。

长安城号称三十六坊,有家中资产丰厚的,住的离皇城近些,自然用不着早早出门,或者家中有马车者,也是如此。只有那些末尾小官,俸禄只勉强够家用,难以承受高昂的房租,只有住在远离皇城的偏远坊市,每到一月一次的大朝会,只好空腹早早出门,手中有些许铜板的,会在路上买两个烧饼垫肚子,没有的就只有等着朝会后皇帝恩赐的“早点”。

绥朝上朝规矩,除一二品大员年高者,特赏可以骑马或坐椅轿外,其余人一律步行入宫;又因随从不得跟入的缘故,没人给你举灯照明。说是卯时开会,按理说天已经蒙蒙亮了,但若是把从宫门步行到朝殿(开会的大殿)这段距离算上,加上御史整队、等候传呼,得提前一些时间抵达。因此偶尔还会有因为无灯照明,有人在雨夜趋朝时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意外。

但是,即使条件艰苦,上个班还有性命之忧,却没有人说不去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责任,是荣耀,哪怕不小心在途中掉臭水沟淹死了,那也是公伤,也算为国捐躯。

快到卯时是,尹睐的马车终于慢慢的到了皇城外,他虽然是武将,可是如今在京城,又是暗流涌动的时候,打马过长街的事已经不能再做了。

“拜见齐王”

“齐王殿下安好”

“见过大帅”

齐王下了马车后,一众臣子,不管是忠于他的,还是心有不满的,都笑着跟他打招呼,他也没有架子,脸上露着淡淡的笑容,尽量表现的一副温润如玉的样子,在他的影响中,已经逝世的太子就是这么做的。

可是他毕竟不是太子,每一次太子如此安抚人心的时候,那些人总是感激零涕的样子,不住的往太子身边涌,叽叽咋咋的向太子进言,可是到了他,除了他的铁杆部下,少有人再跟他有所交谈,这些淡漠的人当中,又以文臣居多。

尹睐自然能感觉到大臣们态度上的差距,可是他没有因此而怨恨,反而表现的更加随和,主动的询问着各部的状况。

从下车的地方,一直走到皇城门口,尹睐不断的跟人搭讪,可是回应的人寥寥无几,尤其是一些六七品的小官,这些人大多数是皇帝留给太子的人手,能力自然是不差的,又受太子恩典甚重,不知变通,当然不会太过理会尹睐。至于那些朝堂大佬,自然是要顾及脸面的,倒还和尹睐寒暄几句。

“齐王仁义啊,本来陛下恩准可以提前进宫候着,可是死活不愿意,要陪大伙儿一起在外面受冻,还如此热心过问各部的困难,真是贤王啊”

“是啊,是啊,如此贤王,是我大绥之福啊”

看着文官这边儿如此不给面子,武将那边儿顿时不干了,尹睐不仅是灵武大都督,还主持过平楚之战,如今大多数武将都在他手下待过,自然倾向于自家的主帅,大声的相互讨论着尹睐的各种“先进事迹”

“噤声”

武将们刚一出声,便有整队的御史黑着脸来制止,这些御史以言为功,自然不会怕这些个武将。

“吱吱吱”

还剩一刻到寅时,关闭的皇城大门终于打开了,文武百官在御史的监督下鱼贯而入,按照官职大小,在含元殿内排列坐好,官职太小的,甚至坐到了含元殿外面去了。

皇帝已经端坐在了含元

最新小说: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战国生存指南 帝秦设计师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将北伐进行到底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谍战:红色掌柜 女穿之大理皇朝 早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