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实在是让人有点惊讶。
“你居然不满足?!”
藤原金寺瞪大了双眼,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家伙竟然这样的贪得无厌:“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作品长达一年无人问津?要知道你这部作品前后并不超过四十天,手机阅读的速度是没有电脑那么快速的,第二十三名,这已经是大卖水平了。”
陈昆叹了口气:“还是前期没有做好关节,早知道就在网路上造势了。不过魔法禁书目录的销量真的很可怕啊。”
本子一出就是三十万四十万,这尼玛太让人寒心了。
不过陈昆并非说是没有信心,第二十三名,此时还只是人气积累期,等到正式投送,排名应该会跨入前十五,出本子的话,按照市场的正常行情,差不多十几万还是有的,这就是不小的数目了。
虽说不至于赚一个水上加奈出来,但至少凭借这部敲门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应该没人能够这么快跟风。
“这样一来的话,也算是涉及到了小说领域,可以做一个文学工作室,出创意和开头,然后开始润色。”
“已经有了这样的单元,不过还不是工作室。”
陈昆如是说道。
藤原金寺又愣住了,好半天,才竖起大拇指:“佩服。”
这种手法不算什么,国内读者可能比较熟悉,谁?古龙啊。
古龙大侠写了个开头然后扔给枪手继续,挂着他大侠名号,照样兴旺发达。
但这也不是古龙大侠的首创,其实全球大部分的畅销书作者,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扔国内,就叫工作室。
模式有点不同,欧美喜欢让手下先写,当然创意是自己的,然后自己再来指出要修改的地方修改。
如果是系列作品,可能两三个星期就是一本出炉,快的惊人。
畅销书作者为什么能够大几千万上亿的捞?牛逼之人的牛逼之处,绝非是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然后很多实习作者喜欢到畅销书作者那里去学习,为什么?就因为能够摸索和揣摩前辈们的经验,等他们自己写出了一本不错的书,就可以复制成功者的道路。
当然,复制成功的人很少,大多数都是一本之后死的不能再死。
哪儿都是行业竞争激烈啊。
“这部作品我得跟进一下。”
藤原金寺点点头,然后问道:“对了,连载的话,大概多久?”
“我准备了三十卷的量。”
“哈?!”
藤原金寺真心有一种瞎狗眼的感觉,陈昆这一招太特么凶残了。完全就是捣乱嘛,如果是新入作者,估计会被他整的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出版意向呢?”
“角川和讲谈社都有兴趣,还有几家小书店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件事情,似乎也想跟进。”
“哦?这样我反而更加有兴趣了。有故事的概要和大纲吗?我要看一下。”
“怎么?很感兴趣?”
“角川和讲谈社一般不会做亏本生意,他们的书本分析团队还是很强势的,这部作品必定是有什么特别的新颖之处可以做主打宣传。而小书店则是根据市场上的读者闲谈来寻找商机,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很有争议性,才让小书店也会感兴趣。”
拿出眼镜布擦了擦有点脏的眼镜,藤原金寺笑着说道:“今后说不定我也开书店做出版商好了。”
他说的理所当然,让陈昆也是佩服无比,这种人还是太过散漫一些,浪费才华用在陈昆身上不算,藤原金寺,算。
不过人各有志,生活质量的追求各有不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