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城市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那农村就只能说熙熙攘攘,冷冷清清了。
特别是06年的农村,那时候这里街道两旁还有一层的木房子,人行道被街边小店摆的满满当当,粉面店才3块钱,你肯定能吃饱,小巷子里的小网吧才两块一个小时。
猪脚就是穿到了这样的地方和时间,他叫古云,用他的话说:“古老的古,白云的云”
故事要从古云前世,2017的时候说起了。PS:有点奇怪,像说书了
17年的时候,古云也是在这个街道,开了一家店。理发店,大家是不是以为还不错,那只能告诉你,你想的多了。这是一个不到十平米的门面,其实是房东把门面和楼梯间中间隔了一道墙,胶合板那种,目的就是多一个门面的收入。而在17年的时候这家房子已经二十多年前修建的了,不说房屋的布局设计,就是外表装修,就够你吐槽一天的。
反正古云刚租到手的时候,是没有细看门面具体细节,因为当时这个门面还挺抢手,在镇政府斜对面一点,当然租金也不便宜,1千一个月。很适合做点精品,一元店,或者粉面店的,所以匆匆忙忙的就交了租金,当然促成这次交易的主要角色是古云的老妈杨香。古云的老妈看着自己儿子老大不小了,从初中毕业,在一个大专学校读了半年,就辍学外出在外面也漂了12个年头了,做理发也有12个年头了,想让儿子在家开个小店,稳定下来,顺带找个老婆。
古云去读大专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古云初中毕业会考的成绩是算还不错的,班级前三从没有掉出过。也拿到了县一中的重点班录取通知书。
为什么没有去读呢?因为古云有残疾,当时高中开学已经拿上东西准备去念了,也许是一个人的命就该是个没文化的。东西都带到学校教导处了,刚好碰上教导处中午休息吃饭时间。古云的老爸,古鸿把东西寄存在教导处,就带着儿子来到一个以前是同村,后来搬到县城来的同宗兄弟。(古村,都姓古,基本没有外姓人,所有都是一个祖宗)
当时古云才15,也没有怎么听古爸和那个古叔具体在吃饭的时候聊过什么。只知道大概是,古云这种情况,成绩不算太高,也不差,而且因为很多大学当时根本就不招收残疾生。可能家境困难也是一方面的因素,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吃完了那顿饭,古爸带着儿子拿着行礼就回家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古爸对儿子不好,恰恰相反,古云知道自己老爸对自己是真的很好。
古云从6个月的时候就患上了当时传染特别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在89-92年这几年,在这个湘南的小县城特别严重,古云知道的因为小儿麻痹残疾的人,就有四十个左右。
6个月大的古云最初只是高烧不退,对于90年的农村,在是不在乎的打打针,吃点药。因为那时候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小儿麻痹这个病。
古云连续半个月高烧不退,给古云打针的小诊所医生也感觉不对了,他才说可能是小儿麻痹症,古云的爸妈才带着儿子走着去了离村里40里路的县城医院去检查,查出来真的是小儿麻痹症。
古爸在结婚前没有出去打过工,刚结婚拿出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买了别人的一房子,古云还记得那是一个一层的木房子,很老了,只有一个房间,大厅和厨房是想通的,下雨没办法只能用盆接。
古云查出来小儿麻痹症之后,古爸古妈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全都借过了,当然过程古云是不知道了,不过找亲戚朋友借钱有多难,大家想必也是清楚的。最后古云下半身只治好了一只脚,在一两岁的时候只能爬着走,根本站不起来。最后还是古云的舅舅说,给他一个小木凳子,让他试着慢慢挪,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