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帝国海权 > 第163章 大家都在买(chu)船(xue)

第163章 大家都在买(chu)船(xue)(2 / 3)

新的大型舰艇订单而作罢。

虽然俄国人的这艘装甲巡洋舰下水后还是能腾出那个万吨级船坞的,不过面对日本方面两艘的订单就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最后日本人只能向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订购一艘,再由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提供图纸,在临近的威廉港皇家造船厂订造另一艘,当然,皇家造船厂得交一笔设计费出来。

不过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约亨大笔一挥,决定再扩建2个5000吨船台,2个1万吨船台,2个3万吨船坞,扩建计划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这让当初自作主张将船厂规模放大的卡普里维都大感意外。原本认为自己交给皇储殿下的船厂规模已经不算太小了,如果没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期,估计现有的规模完全够用了,没想到现在居然能快速发展到产能不足了。

而带来这一切的则是因为造船厂有着优秀的舰船设计能力。卡普里维也只能感叹皇储殿下在海军方面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看走眼过,

而另一边,还有一个客户也在考虑着向德国人购买军舰。

在日清战争中差点丢掉辽东半岛,整个满清政府都将日本视为心腹大患。虽然是五国干涉调停,但是出动海军进行威慑,陆军集结随时可以出兵干涉,又加上离的最近的沙皇俄国,自然成了满清政府眼中的救市主。

因此满清政府决定去抱俄国人的大腿,“联俄制日”,就连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也对此极为赞同,浑然没有想过自己这是引狼入室。

对于俄国人的邀请和劝诱,李鸿章前往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随后和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进行关于“清俄联合”的一系列谈判。

由于之前俄国已经获得了将西伯利亚铁路在清国建立的权利,将整个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这次俄国人要求清国出动人力物力帮助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面对俄方的威逼利诱,并且还许以重利,李鸿章签署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中俄密约》。

之后,不平等条约签字专业户李中堂大人离开俄国,到达了自己的欧洲之旅的第二站,柏林。

对于这位“东方俾斯麦”的到来,德国商业界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由于德国在清国拥有了租界、还有了山东这款名义上不算势力范围的势力范围,加上关税的降低,从倾国获取更大的利益成为了同一个主题。

而且即使在日清战争中赔款2亿两库平银,但是在欧洲人眼中,清国还是那个“钱傻人多,速来”的好地方。所以对李鸿章的吹捧从他踏上德国的土地的那一刻起就没停止过。

不过对李鸿章的到来最为高兴的,无疑是那些德**火商们。因为清国市场就算打开了,商品的销售还是要看清国本身的购买力。但是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可是手握着购买军械的大额政府订单。

对此德国政府这边也非常愿意帮助各个军火巨头们牵线搭桥,于是,一场德国政府为李鸿章举办了一次酒会,而酒会上邀请了德国各个军火制造巨头。

在酒会上,约亨见到了这位大清帝国的糊裱匠,约亨前世虽然通过网络看到过几张李鸿章的黑白照片,但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6月25日李鸿章前往奥姆勒的福里德里斯鲁庄园摆放俾斯麦时的合影。

照片中身着军装,身材高大健硕,神采奕奕的俾斯麦将这个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满清重臣衬托的矮小、憔悴和落伍。不过现在见到真人,却发现虽然外貌上依然和照片上别无二致,不过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举手投足间的气度还是能让人明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老头。

最新小说: 五代风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