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上,只要营帐着火,那便是再也无人能有回天之力!
森寒犹如自九幽而来的刀气横跨灰暗的虚空,瞬间将火把劈飞两段!
“未想到连你了空也自甘卷入这天下纷争之中?”红色头巾,红色铠甲,一把天刀缚于腰间。如战神下凡般的宋缺卓立营前。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了空一袭仙风道骨的白色僧袍,立于夜色之下,俊逸不凡的面庞上露出一丝悲悯的神色道:“如若洛阳城破,我寺定遭战火所毁,于情于理,贫僧皆有出战的因由。”
宋缺一双虎目扫过气喘吁吁的徐子陵与面色苍白的沈落雁道:“这里便交给宋某吧,小陵,带沈军师下去休息。”
徐子陵恭恭敬敬地道:“那便有劳阀主了。”
“锵!”
天刀出鞘,宋缺刀锋直指地道:“听陛下所言,大师的武功尤在宁道兄之上,大师可真算是深藏不露,亦同时让宋某激动乃至兴奋不已!”
与此同时,大量的甲士从城中涌出,排兵列阵,以玄甲军为首,蓄势而发!
警报的尖啸声响起,罗凡一方所有兵将,整装待发!
大乾军皆为白袍黑甲,虎踞中军,宋阀红巾红甲,列于右翼,江淮、巴蜀二军为左翼,火把犹如星火,点亮整个黎明之前的灰暗,严阵以待!
罗凡与李世民的军队相驻与一个安全的距离,两军对垒,隔空遥望,终于到了王对王的时刻!
骑兵又名离合之兵,因其能离能合,速散速聚,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急疾捷奔,所以为决胜之兵也,此时李世民的主力便以骑兵为主,以速取罗凡中军为要来遏制火炮的威力!
两军交战,致胜因素有四,就是“阵、势、变、权”四要,而以“阵列”居首。
出无穷之变,或伏或起,或正或奇,似整不整,似乱不乱。合亦成阵,散亦成阵,行亦成阵,敌固不知我之所以退,抑亦不知我之所以进,正是阵法之要冲。
遥遥望去,只见李世民手中帅旗一挥,旌旗摇动间,将士迅速变阵,化为犹若尖锥的锋矢冲阵!
唐军确为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只看其推进的阵势法度,能阵间容阵,队间容队,隅落相连,整而不乱,人人步伐一致,生出千军万马推进的气势,已足可寒敌之胆。
罗凡却是夷然不惧,现在是以守代攻,时机至时,会转为以攻代守,破与立,强与弱;见招拆招,见缝插针;兵道武道,实无二致也。
鼓声骤急。
两军同声发喊,由缓步变成急步,随着鼓声的节奏杀至,登时风云色变,战意横空。
炮火横空而起,轰传整个平原,声势骇人。
罗凡令旗挥动间,骑兵往两翼散开,恰到好处地将阵法转为长蛇阵,以机动力极强的骑兵包抄对面后方,强弓骏马,这些骑兵的骑射战术虽然依然比不上蒙古军人人自幼习骑那般挥洒自如,但依然不可小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唐军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是直拉弓与古代反曲弓,直拉弓有个缺点,拉开幅度越大,就要用更大的力来继续拉,拉力曲线是一直上升的,也就是说弓拉得越满,所需力气也越大。
而反曲弓上下两端向弓的主体的相反方向弯曲,解决了直拉弓的缺点,它的拉力曲线很平均,不管拉得多满,所需皆是同样的力道。
但是,反曲弓相对于最先进的复合弓,也暴露出了缺点,就是不能省力,一把40石的弓,拉开需要40石的拉力,保持住开弓姿势瞄准时,也要一直保持用40石的拉力。拉力倒不是问题,问题是肩背的肌肉群,也就是控制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