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七三之数,廖晓辉赢面虽大,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谭晓天虽然处于劣势,却也有一拼之力,钱老师,您以为如何呢?”张学友进行着分析,然后向钱李长问道。
“谭晓天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感觉上应该象谢老师说的那样属于天才型吧?这种类型的棋手对局时的表现变数太大,很难断言。至于廖晓辉,走的则是功夫型棋手的路子,虽然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惊艳表现,却是发挥非常稳定,很少有大的失误,从今天这盘棋的表现来看,廖晓辉的状态不错,至少发挥出九成以上的实力,事隔一天,想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所以依我之见,明天的比赛若非有奇迹发生,谭晓天怕是很难过关,如果一定要做个量化对比,那就九比一好了,呵呵,九死一生,还算是公道吧?”钱李长笑笑答道。
“钱老师,您会不会太乐观了?虽然廖晓辉是您班上的学生,也不至于这么偏向他吧?”谢大发闻言叫道。
“说我偏向?呵呵,或许吧,我是他的班老师,说完全没有偏心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这样的判断我也是基于对廖晓辉的了解上做出的,九比一的说法可能是夸张了一些,但实际情况我想也不会相差太多。谭晓天的确是个下棋的好苗子,可惜年纪大小,如果过个三五个月,经过张老师和李老师的精心调教,那时廖晓辉是否还能胜券大握,那就不敢讲了。”钱李长哈哈一笑,婉转的表达了自已的判断——天赋上谭晓天肯定远远强于廖晓辉,但笨鸟先飞,以勤补拙,架不住廖晓辉年龄大,学棋时间比谭晓天久,早两年入学学到的东西,不是谭晓天短时间内就能追上的,如果做个比喻,这就好象刚孵出来不久的雏鹰和已经长大的雉鸡相比,雏鹰以后虽然能展翅翱翔于九天之上,但在羽翼未丰满之前,却一样不是只能飞一树之高的野鸡的对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