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复兴之路 > 第179章东湖的内部斗争二

第179章东湖的内部斗争二(2 / 3)

的人,他知道近三年来总部给矿业公司投入了多少资金,那些钱都是东湖房地产的赢利,这足以说明唐一昆依旧对矿业公司这个他起家摊摊抱有深厚的感情。唐一昆怎么会把矿业公司当做包袱甩出去?简直是开玩笑!

关键是唐一昆正值盛年,远没有到考虑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魏舍刚或者魏凤茹担心什么?没必要嘛。

徐成彦认为,挑起这场“战争”的原因表面上是唐一昆那个生了儿子的外室。实际情况恐怕并不那么简单。果然,与魏舍刚那次深谈后不久,唐一昆把他调至总部当了负责规划的副总裁。

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东湖实业集团总部虽然成立好久了,但并无实际权力,人事和财务权都在房地产、矿业和机械公司手中。原先成立集团总部是为了管理业务上和房地产、矿业两大板块基本不搭的、唐一昆大力收购的林林总总的小企业,但自组建东湖机械后,这些个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管理部门,东湖总部就成了空架子了,把负责矿业财务的徐成彦调至总部,显然是为了削弱魏舍刚的力量。

在很多时候,上级在对付羽翼丰满桀骜不驯的下级时,“挖墙角”比“掺沙子”更有效,徐成彦显然被唐一昆视为了魏舍刚的左右手,搬走徐成彦,肯定有利于唐一昆控制日益与他离心离德的矿业公司。

徐成彦当然记得唐一昆就自己工作调动的谈话。唐一昆说,你是东湖元老中少有的具有大局观的,现在东湖发展遇到了瓶颈,我需要有一个帮我考虑集团长远规划的助手。齐震显然兼着集团副总裁,但他的精力都被房地产那一坨拴住了,我呢,又必须处理和协调外部事务,特别是与政府的关系,总部的日常管理就交给你了,除了日常的行政事务外,你主要的任务是研究集团的发展规划问题。舍刚不愿意你离开矿业公司,我理解,使顺手了嘛,但规划必须加强了……最近我看了几本介绍那些“百年老店”的书,无一例外,那些盘踞世界五百强的大家伙们都极为重视长远规划,如果说东湖从前的发展是靠我的个人感觉,以后怕是不成了,东湖已经是一艘大船了,必须为它设定正确的航向了。这件事很重要,我就交给你了!

徐成彦慑于唐一昆多年形成的不容置疑的积威,不敢完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只能接下这副注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担子。加强集团的规划研究肯定是必要的,但当前集团遇到的问题却不是缺乏科学而符合实际的中长远规划,也不是浮出水面的资金问题,而是日益严重的内斗。内斗不仅存在于唐魏家族内部,而且存在于元老之间,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股份问题,跟随唐一昆创业的元老们已经不满足于巨额的薪酬,而是期望得到公司的股份。这方面,魏舍刚显然比唐一昆开明,魏舍刚曾建议拿出15~20%的股权奖励给创业元老们,但遭到了唐一昆和唐一为兄弟的反对。这个提议甚至没有上到董事会就夭折了。

但魏舍刚的提议却不胫而走,引起了包括齐震在内的众多元老们的剧烈的思想波动。这或许正是魏舍刚的目的吧。徐成彦承认,当自己面对公司资产负债表上那一行行代表着财富的巨额数字时,根本无法抑制内心的欲望。每年百余万的年薪根本比起哪怕是千分之一的股份来都有些不值一提了。所以,当魏舍刚与唐一昆的斗争公开化之后,徐成彦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魏舍刚一边。现在魏凤茹和魏舍刚提出了重新计算股份的要求,连唐一为也站在了魏家兄妹一边。好吧,那就争吧,徐成彦想,虽然看上去是唐魏两大家族间的争斗,但不可避免地会将元老们引入这场战争中。一旦陷入内斗的家族巨头意识到取胜需要元老们的支持,那么自己的机会就来了……

徐成彦在张红芹走后一直思考着这场“战争”的胜负。他并不看好魏氏兄妹,就算加上唐一为那个莽汉,战胜唐一昆的希望仍渺

最新小说: 华娱1997:公知粉碎机 凶案现场懂兽语,我成为警局团宠 穿成恶雌,开局攻略六个残疾兽夫 王者归来之一代天骄 抗战之兵出沂蒙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文娱:顶流塌房,我反手收割 远离竹马男主后,他疯了 馀岁长安 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