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区里,总有十几个吧,总部也有两三个……我是担心一刀切会带来后遗症,我这不是替厂里想,也是为陶总负责嘛……”
昨天刚出院回家,就有四五拨人上门,也不知他们怎么知道自己出院的,好嘛,住院不去探视慰问,老娘一出院就找来了。都是打听清理脱岗的事。这些人都是当初经她点头放走的,现在当然找她寻求保护。他们并非市里的关系,而是她自己的关系。刘秀云让他们先等等,说公司尚未研究具体的处理办法。她想,市里和总部的关系网总是一个挡手,她不信陶唐不考虑与地方的关系,尤其是总部的关系。
“真是不像话。他们怎么能这样干呢?这样,你还是让潘成贵他们把情况搞准了。要搞准,一定不要隐瞒。等陶总回来,他是下午的飞机。我们小范围开个会碰下头,再确定怎么办。最近厂里对脱岗问题议论的很凶,一定不能带出稳定问题。”赵庆民说。
是啊,经营指标完不成有董事长总经理扛着,但稳定出了问题就是党委书记的责任了,刘秀云心里鄙夷,而且,她想,照潘成贵讲,赵庆民也打过招呼,而且不止一个,现在倒把自己打扮的跟圣母玛利亚似的……但她不会流露出来,“赵书记,我反对一刀切……什么时候一刀切也是不科学的……陶总刚来,一些情况不那么清楚,这个时候,您应该说说话。”
“小刘啊,那天我去医院不是跟你谈了吗?为陶总负责没错,但不要把一把手和公司对立起来,陶总代表谁?还是代表公司嘛。”赵庆民打起了官腔。
刘秀云看着头发乌黑一丝不乱的党委书记,就仪表而言,赵庆民算是很注意了,和陶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赵庆民小了十几岁的陶唐头发已经斑白了,而且很不注意仪表……她把注意力收回来,琢磨着赵庆民刚才的话,一把手代表公司的利益?不一定吧?就自己的经验,很多时候一把手并不代表公司,他只代表自己……清理脱岗人员,谁敢保证不是打击异己的手段?伺候过两任一把手的刘秀云自认对一把手的心态比较把握,但她不能把话说到明处。
“赵书记,不知道陶总去燕京干什么?”
赵庆民笑了笑,没吭气。
刘秀云说,“对不起,我不该问的。”
“也没什么。半年过去了,情况日益明朗,总要跟总部的领导谈谈指标吧,这涉及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呢……小刘啊,你要好好消化下脱岗情况摸底汇总呢,或许陶总一回来就要研究此事呢。”
赵庆民猜对了。
下午四点半陶唐回厂,赵庆民听见走廊里陶唐说话的声音,好像是和周兵打招呼,于是他去了陶唐办公室,他很在意陶唐此次燕京之行。
“刚回来?我听见你说话的声音了……怎么样,还算顺利?”
“坐。正想去给你汇报呢,”陶唐端着李志斌刚沏好的茶从办公桌后转出来,“通个气吧,指标的事,跟戚总全面汇报了,戚总的意见是不调整,不仅红星不调整,各家都不调整。这两个月,特别是六月份指标还算可以,在燕京时跟老马沟通了两次,六月份也不错,主要问题是存货和应收账款,其他的还不错……我也见了冯老总,他肯定了这两个月的情况……老赵,我向冯董汇报了一些情况,也算未雨绸缪吧,我宁愿是虚惊一场……”
恐怕这才是你去燕京的重点……赵庆民问,“冯董是什么意见?”
“他就说了一句,有病早吃药。”陶唐压低了声音,“建新公司出了问题,恐怕要倒一批干部,总部已经派了工作组过去了,关键是当地纪委已经介入了……冯老总很恼火……真他妈的,搁在谁头上也不会轻松。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不得我们呀……这件事先不谈,这两天不断有人打电话给我,都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