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文娱高手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吹捧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吹捧(2 / 3)

一百多年前的约翰是什么样子的?

别说一个外国人,哪怕是约翰家也很少有人了解那么清楚吧?

可是七夜这个作家就非常了解,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毫不夸张的说,他对大约翰家的了解让大多数约翰人羞愧。

而且他还把这些东西完美的应用到书里面。

书里说共济会会员不允许佩戴弓形指南针状别针,我以为是杜撰的。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原来真的有这回事。

原来曾经真的有一款艾尔伯特式项链。一百多年前也真的有一个叫做萨克斯-克伯格的广场。

这样的小细节充满了整个故事。如果不是知道七夜才二十岁,我都忍不住会以为这是一个一百二十岁的人写的回忆录。

由此可以看出,七夜为了写这本书而深入的了解过约翰家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和风俗习惯。

我不佩服七夜的天赋其才,让我佩服的是他那种认的态度。为了一本书花费那么多功夫去了解一段根本就没人关注的历史细节。

有这种态度,难怪他能写出如此多优秀的作品。我想我已经是他的粉丝了。

看完这个帖子,夏洛克也感到震惊。这篇评论虽然没有如他的帖子那样透露太多作品信息,但对朱子清的褒奖却犹有过之。

而且这个楼主所说的东西以前他根本就没留意过。此时回想起来才发现,实际情况真如这个帖子所说的那样。

在细节上,这本书处理的实在太好了。细腻到他都没注意到这些,细腻到他都忘了这部书的作者原来是个中国人……

很多看过这个帖子的人同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质疑。

“说的太夸张了,我绝对不相信楼主说的都是真的。”

“我也不信。要知道那可是一百多年前的历史,还是历史细节。我怀疑就算是约翰历史学家都不一定知道。”

“我就是约翰家的,我本人对那些历史细节都一无所知,更何况是一个外国人。我觉得七夜对我家历史的了解也就那么一点,已经全写在书里了。到后面肯定写不出这么细腻的细节,不信大家看后面的内容。”

“楼上是约翰家的?真为你感到脸红。对自己国家的历史还没有一个外国人了解的多,真不知道你哪来的勇气在这里说这些话。”

“我刚看过《红发会》,可以正名楼主说的都是真的,七夜对细节的描写实在太详细了。对约翰家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不是了然于胸的人绝对写不出来。”

媒体对于《红发会》的评论则是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说夸赞的还是要多一些。

夸的人说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如《嫌疑人》那么惊艳,但也在水准之上。

贬的人则认为这部书就是一个用经典模式套出来的流水线作品,缺少灵性。

最关注《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国家莫过于约翰家。没办法,谁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样的现象级作品采用的是他们家的背景呢。

当魏知行炒作这部书的时候,就有很多约翰人猜测这又是一个约翰家背景的故事。

可想而知,当这个猜测成真的时候约翰人是多么的兴奋。《泰晤士报》甚至用了‘自己家人’来描述朱子清。

在约翰家,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出版社杂志社赶紧引进这两部书。

而约翰家的书商也是叫苦不迭。不是他们不想引进,而是掌握版权的人一直不松口。他们干着急没办法啊。

在国内更是不用提了,朱子清的大名已经彻响云霄,七夜之名直破天际。

此时的中国可谓是除外一个关键节点上。经

最新小说: 路灯下遇见你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重生火红时代,狩猎58 馀岁长安 娇娇一巴掌,裴总跪着夸她打得响 阳光满溢 当导演?我只是想躺着赚钱 重生七零,改嫁腹黑大佬逆转人生 一胎两宝,冷面大佬抱着娇妻狠宠 净身出户,情报系统助我成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