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说完,冲王云飞摆了摆手,转身进了学校。
王云飞坐回车里,盯着林阳的背影,脸上写满了不甘和无奈,却又是那样的无话可说。
想当初,同意和林阳一起创办阳光微博,王云飞还以为自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为自己可以利用林阳的资金,替自己完成创业梦想,事到如今,他才完全醒悟过来,他到底还是低估了林阳的本事,和林阳相比,他简直是个互联网门外汉。
王云飞也渐渐明白了,有些人,注定是他王云飞无法比拟的。
……
2007年5月1号,劳动节。
国内媒体曝出一则重磅消息,《阿里巴巴正在秘密并购阳光微博。》,引起业界多方关注。
很明显,这条新闻并不完全属实,以阿里巴巴和阳光微博目前的合作关系,顶多只能算是收购。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收购和并购是有区别的,并购是指目标公司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各种产权交易形式的总称,主要形式有合并、兼并、收购等。收购则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者证券交换等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
而阿里巴巴收购阳光微博,并不等于阳光微博就完全属于了阿里巴巴,而是阿里巴巴收购阳光微博的部分管理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
并购和收购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是企业之间合为一体,而收购仅仅取得对方控制权。
由于在实践中,兼并和收购往往很难严格区分开,所以习惯上都将二者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
而阳光微博和阿里的合作,按照签约的方案来看,阿里拥有阳光微博两年时间的控制权,两年之后,如果双方没有继续签订新的合同,那么,阳光微博将会重新恢复自由。
5月10日,阿里巴巴公司正式对外宣布,阿里斥资2500万加上部分股权收购阳光微博,阳光微博将跃上新的发展台阶。
5月13日,北京、上海等部分报纸大篇幅分析阿里巴巴收购阳光微博的战略意图,并首次披露,阿里巴巴为阳光微博总共支付了2500万+5万股股票。
而跟阿里巴巴完成交易,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叫林阳,这个人的身份并未完全表明,媒体只知道林阳的阳光微博工作室设立在上海。
一时间,好多财经类媒体的目光投向了上海,想联系上这个新晋千万富翁,中国互联网上的传奇淘金者,国内新晋社交网站阳光微博的缔造者,叫林阳的男人。
认识林阳的人不算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
有些人即使看见报道中的名字,也不会往自己认识的林阳身上联想,只有极少数的人,比如说李超凡,他一看新闻,就知道林阳发了大财。
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林阳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过普通常见了,虽然林阳这个名字没有张伟、张杰那么普遍,却也绝对不在少数。
不过,国内好多家杀毒软件公司的人都认识林阳。
他们当初意识到了阳光微博能卖上钱,但没料到卖这么多,要知道阳光微博排名刚进前50,不过是四十几名。
除此之外,起点中文网的编辑和总编更不可能认识林阳,林阳离开起点之后,他们大概连林阳的笔名都已经忘了一干二净,更不要说是林阳的真名。
在工作室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方晓冬加入了阳光微博。
林阳邀请方晓冬,一是阳光微博的摊子越铺越大,方晓冬是个人才,而且正好是阳光微博缺少的金融类人才;二是方晓冬参与了他跟阿里的谈判,把方晓冬留在身边,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一些细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