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迟疑,但紧接着就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张翰的建议。
然后第二天,舅舅就光荣上岗,并且现场削了一锅面,那个速度,那个流畅,简直没的说。而且削出来的面也非常漂亮,长度和宽度几乎完全相同,可见其水准之高,确实非常适合这份工作。
等准备工作做的差不多的时候,一家人开始商量摆摊的地方。
如今这年月,摆摊的人还不多,所以地方可以随便选。
一家人商量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最终决定摆摊的地点就在放在楼下的街道旁。
离家近好收拾,而且这里是居民区,每天上下班的人很多,劳累一天了,吃一碗热乎乎的刀削面,绝对是一种享受。或者早晨上班之前,出来吃碗面,又美味又实惠,一大碗面还顶饱,张翰实在想不到周围的居民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拒绝。
至于说不舍得花钱……拜托,一大碗面才三块钱,还白送一颗鸡蛋,这样的好事去哪找?
鸡蛋要提前一天卤好,用的是做肉臊子时流出来的肉汤。肉臊子也做了一些改良,更适合大众口味,同时也更加省钱。在不影响味道的情况下,尽量少的使用猪肉馅,毕竟不是自家人吃,大量使用猪肉馅,就算不赔死也肯定赚不了钱。
面也换了好几种配比,舅舅不愧是做过削面师傅的人,和面也相当有水平,只用了三次,就摸准了最佳的和面配比。
如此以来,面准备好了,削面的师傅也到位了。肉臊子准备好了,鸡蛋也准备好了,火炉和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东西全部准备就绪,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于是乎,在儿童节之后的第四天,六月五日星期四,张翰家的削面摊正式开张!
一大早,还不到五点半,一家人就忙活了起来。父亲和面,母亲熬臊子。
舅舅是六点来的,他一来就开始往下搬东西。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说起来不觉得有多麻烦,实际做起来,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
一家人可劲的忙活,连张翰也加入了进来。终于赶在六点半的时候将火烧上,把冷水锅座上,母亲和舅舅也分别穿上了专门买来的白大褂,开始等待着第一个客人上门。
这会儿街道上开始热闹了起来,有老年人开始出来晨练,提着鸟笼的,握着宝剑的,剑柄后面还挂这个红穗子,耍起来非常威风。还有人是出来买菜的,早市上的菜一般都比较新鲜,虽然价格也略高,但正如之前所说,如今这年月人们已经开始稍微注重起生活水平了,在能够承受的情况下,谁都愿意买一些更好的东西。
当然了,街上也不全是老人,事实上老人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上班的工人和上学的学生。
大家对于街边突然出现的这么一个早点摊子,都报以疑惑好奇的目光,但却没人过来问一句,大家都是看看然后离开,根本不坐下来吃面。
母亲的脸色变得着急起来,舅舅也搓着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张翰在一旁站着,看着路来路过的行人,也是充满了疑惑。
照理说不应该呀,这一整条街都没有一个面馆,而桐城人爱吃面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大家明明看得见雪白的面团闻得到香气逼人的肉臊子味,但却一个留下来的人都没有,反而都去吃油条豆腐脑呢?
油条和豆腐脑也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早点搭配,张翰他们一家也常吃,一个人两块钱就够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至于一个吃面的人都没有吧。
他不由得转头看向远处的油条摊子,那里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和这边的冷冷清清相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不过当他看到摊主夫妇的时候,突然间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