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鬼的,不行啊,再这样我可要对你不客气了。”
“要不你把慧格格娶过来,娘就是陪嫁嬷嬷,也省得求人。”
“别动,我听听咱们儿子在做什么?”
“哎呀你讨厌,人家和你说正事呢,你别打岔好不好?”
田亮的事多,白天里几乎不在家,苏嬷嬷就和鱼儿聊着母女不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回想着不幸中的夹杂的一点点温馨。
“鱼儿你真机灵,那个关键的当口怎么就想到跑进县衙的大堂?大老爷在审案子,你就闯进去了?你怎么能知道陈老爷救你不救你呢?娘想着都后怕。”
“娘,在那个时候鱼儿还能来得及想什么?保命要紧。鱼儿就知道在那样的场合,地赖子长荣不敢把鱼儿按在那里打骂,大老爷也会问个原因。”
“是呢是呢,难为你小小年纪,竟然有那么大的胆量,你这一拐弯,命运都改变了。要不你给那个地赖子抓住会是个什么下场?”
“鱼儿肯定会被那个地赖子给卖到那种肮脏的地方去,就是现在还活着也就是肮脏的女人,感谢陈老爷,那么机智、那么沉稳,一丝不乱地就把鱼儿留下了。假如他不管,真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屠户欠长荣的赌债,把继女卖给长荣顶债,也说得过去。这是居家过日子的事,他不想管谁也没活说。”
“那你说说在陈老爷家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孔屠户被砍头以后,事情就安定下来了,长荣也被屠户给弄死了,鱼儿就没有后顾之忧了。鱼儿是陈老爷从长荣手里买下来的,交给了陈夫人。可能是陈夫人看鱼儿还不是个呆傻的女孩,就给了他们的女儿作伴,并没有说当丫鬟,就说陪四姑娘玩的。四姑娘是个独女,没有兄弟姐妹。叫她四姑娘是因为她是从她伯父家的三位堂姐的顺序排下来的。姑娘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厉害、洒脱、泼辣,性子急。做什么事都那么快,一阵风似的。鱼儿还担心跟了这样的主子,自己是不是每天都要挨骂,事实是,姑娘的心地非常好,性子急不等于是粗心。鱼儿刚刚进了陈家的门,什么都不熟悉,吃饭都不知道在哪里,只能是等厨师们回家以后,自己去找点剩饭,躲在角落里吃。这样也比要饭好多了。要来的饭菜很多时候都是变味的、人家剩下要扔的。那也不一定天天能要到,可是陈大人的厨房自然是剩饭一定有,肯定没有变味的。这样鱼儿就每天都能吃饱了。可是刚刚吃了一天半就给姑娘发现了,满脸通红地把鱼儿拖去见陈大人,把鱼儿到厨房吃剩饭的事给告发了,说鱼儿是自虐。陈夫人一听就掉泪了,把鱼儿抱在怀里说:‘可怜的孩子,我们把你留下是要当女儿一般看待的,再不能这样了知道吗?你就和姑娘挨着坐,咱们一家四口一起吃饭好不好?’鱼儿感动得哭个不了。”
苏嬷嬷也哭个不了了,抱住女儿颤抖的双肩,愧疚地说:“是娘不好。”
鱼儿擦了把眼泪继续说:“从那以后,陈大人和陈夫人两个拿鱼儿当成自己的女孩一样看待,不光是和姑娘在一起吃、一个床上睡,就是穿的、戴的也是一样的。要不是长的不一样,人家都还以为鱼儿和主子姑娘是双胞胎呢。当时我们两个真是一样的个头、一样的胖瘦,一样的穿戴。陈夫人说,老辈说,孩子少的人家不要认干亲,要不鱼儿就是他们的义女了。但是鱼儿不能这么没深没浅的,陈老爷是花了二十两银子把鱼儿买下来的,他一年的俸禄才四十五两,都说当官的应酬多,他的二十两不知道是积攒了多长时间,还有长荣的借据在陈老爷的手上,而且他们是鱼儿真正的救命恩人,鱼儿一定要报答他们,就给他们磕头说,鱼儿就是四姑娘的丫鬟,是上天派来给姑娘梳妆打扮的。有一次从上桌开始陈老爷就一句话也没说,别人也都没说话。鱼儿以为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