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瑞王府花园的建筑图纸,皇上过目后点头,根本都没和王爷商量就动工了。王爷心里很忐忑,朝廷的银子很紧张,太后、皇上连生辰都一简再简。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府上建造这样一个园子,真是不大合适,弄不好还要落人口实。他是出过家的人,养成了简朴的习惯,本想有楼台亭榭、假山鱼池、种植荷花和读书、参禅的地方,种菜、习武,再有一座“醒吾庐”就行了。可是,他也不敢拦着皇上啊。
园子建好了,王爷也傻了:他的生活经历很简单,十八岁之前在寺庙,除了大雄宝殿就是栖身的禅房,然后是菜园、练武的院子。
还俗之后在盛京的宫里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是战场、送粮草的路上。哪里见到过这样神仙似的居所?
马平是秉承皇上的旨意,结合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设计了王府花园。花园面积占了整个王府的四分之三。光是鱼池就占了近七八亩地。鱼池挖出来的土方,垒起了两处小山,似两座并在一起的玲珑小岛,上面种上了花草树木、安置了太湖石当假山,种上花草把泥土固定住。以鱼池、小山为中心,“依山傍水”地在鱼池边上建造了许多亭台楼榭。有一处名为“清香阁”的亭榭直入水中。周围是汉白玉的栏杆。池上遍植荷花、睡莲,飘香溢彩,水中锦鳞无数。这里的水是一眼泉水注入的,所以荷池里的水颜色是清凛的、流动的。出口处在荷池的东南角。由于水位的适中,从荷池里流出来的水成为一条很浅的、澄澈的小溪,小溪里的石子、小鱼清晰可见。
荷池四周都被三尺多高的汉白玉栏杆拦住,目地也是为了世子的安全。离清香阁不远,有一道横跨荷池的汉白玉石桥,可以观鱼也可以给鱼儿喂食。马平的初步设计是建一座九曲十八弯的红色木桥,穿过荷池,与清香阁相连。可是一想煊世子还小,如果偷跑出来掉进荷池可就麻烦了。鱼池虽然不深,但是下面都是淤泥,陷进去就很难出来,所以改建石桥,让石桥跨过一处较窄的荷池,观赏风景的人也可以在这里驻足,喂鱼。这里的楼阁都是白墙黑瓦,虽然没有紫禁城那样金碧辉煌,却是比紫禁城的御花园要大的多,也很养眼。鱼池周围栽种了各种乔木、灌木的花树,可谓池广树茂。临水建起的楼、堂、轩、馆高低错落,旖旎逶迤,各具意趣。小山在绿荫掩映之中,矗立着一座七级浮图宝塔,虽然不是高耸入云,却也是翼檐高翘,梵铃叮咚。两座小山之间有穿廊小桥相通。山上有奇石藤萝,各种花卉,香气袭人。百卉园的西部都是楼、台、轩、馆之类的景点,中部以灌木花卉居多,东部则是花树、果树占了大半。
转过小山往北,俨然是另一个天地。这里是一处农家建筑,竹篱茅舍,修竹数杆,院内有菜池数亩,鸡舍牛棚,井台草垛,野花簌簌,宛如世外桃源。路边有一块巨石,上刻:“桃源舍”。
农舍对面一路之隔是一处禅房,都是白墙青瓦的建筑,进了大门是一堵影壁墙,墙上写着一个巨大的“佛”字,给人一种超凡出世的感觉。王爷和福晋经常在这里打坐参禅;再往北走即是一处很大的院落,是四合院的格局,青砖瓦房,除了房子就是绿草茵茵的草地,此乃王爷福晋练功之所;在一处梅花掩映深处,有一座建筑精致的深幽院落,此乃王爷的另一个书房,门上题字乃陈先生翰墨“博宇轩”,里面有很多藏书,王爷时常光顾此处,陈先生搬来府上王爷就带他到了这里,告诉他这里的书随便他看,还把书房的钥匙给了先生一把。王爷经常和夫子岳父在这里聊天、下棋、看书。各轩、馆、楼、堂的名字也都是陈先生搬来府上以后所题。
王爷一直觉得这个园子过于奢华,虽然他不懂建筑上的事,可是一进这个园子就让人有一种楼阁交错、辉煌富贵的感觉。和自己的平和心境相差甚远。可是这是皇上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