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哪里看得上粗鄙的豚肉呢?
原因好像就是曹婆婆所谓的豚肉腥臊,没道理啊?不是羊肉才有膻味的吗?也许大宋的豚肉和后世有所不同吧!
但只要烹制手法得当应该也能解决,苏轼有过“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的说法,结果最后捣鼓出了流传千古的东坡肉。
所以呢,办法肯的是有的,对于资深吃货而言这不算什么难事,薛纵决定有空的时候试试。
如此多少能帮到曹婆婆,似乎也能帮到丁屠夫一家!
不过当务之急是弄到硝石,薛纵辞过曹婆婆,摸索着往州桥附近的仇记药铺而去。路过果子刘家的时候,顺手拿了几串冰糖葫芦,算是伴手礼吧!
仇家原也住在五柳巷,家传的医术颇为不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在州桥附近开个药铺,在东京也算是小有名气。
富裕之后仇家却也不曾忘记五柳巷的邻里,平素谁家有个伤病什么的,都会前去诊治开药。
薛纵落水那天,仇大夫闻讯立即赶了过去,亲自瞧过确认无碍之后,众人才得以放心。
今日上门,虽说主要是为了询问硝石之事,却也算是登门向仇大夫致谢。
薛纵走到药铺门口的时候,正好赶上有人仇大夫出门送要紧的病人,瞧见薛纵之后立即笑道:“纵哥儿,身体好了些吗?”
“已经完全没事了,今日前来专程向仇叔道谢的。”作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薛纵很有礼貌。
“哪里,是你福大命大,本就无碍,我不过走了一遭而已,连药方都不曾开。”
时至今日,仇大夫还在啧啧称奇,那般落水的情形下,侥幸生还也就罢了,薛纵竟然连一点伤病都没有,着实幸运。
“好歹劳烦仇叔走了一趟,何况过往没少麻烦仇叔。”薛纵笑道:“这几****和果子刘叔捣鼓出些许冰糖葫芦,带了些给您尝尝鲜。”
仇大夫接过礼物,招呼薛纵进屋,品尝两颗后眉头一动道:“山楂?”
“确实是山楂制成,裹了些蜜糖,卖的不错。”
“果子刘肯定舒心畅快了,他那些滞销的山楂我是知道,一直想帮忙,我这铺子里也卖不了多少。”
仇大夫笑道:“倒是纵哥儿你有办法,稍微加工,山楂值钱了不少吧?”
“嘿嘿,小子也是瞎捣鼓,瞎猫撞上死耗子罢了!”薛纵见仇大夫吃的开心,笑问道:“仇叔,问您件事,您铺子里可有硝石出售?”
“硝石?你哪里不舒服吗?”仇大夫眉头一动,关切询问。
“没有,有别的用处。”
“你要多少?”
薛纵笑道:“先要个三五十斤,往后的话…多多益善。”
“你要那么多硝石作甚?”仇大夫诧然道:“我铺上备有硝石入药,大半年也不过卖出去几斤而已。”
呃……
薛纵讪讪道:“不瞒仇叔,小子是想用硝石做点特别的东西,弄好了能赚不少钱。”
赚钱?
仇大夫一脸狐疑地看着薛纵,语重心长道:“纵哥儿,你家拮据我也知道,你能想着赚钱帮补你祖母这是好事。
但不要觉得山楂裹糖赚了钱,就瞎折腾,我帮你在附近铺子里找个活计,你去好好做,学点手艺是正经。”
“仇叔,您误会了。”薛纵满头黑线,大宋好邻居压根不理解自己啊!
“误会?那你告诉我,买硝石做什么吗?”
薛纵正不知该如何解释时,有伙计前来呼喊:“仇大夫,有人抓药,您去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