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帝国主义的资金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是吴启一直所倡导了。也是一直做的。前世自己知道的美国大事,这段时间发生的互联网泡沫,03年的海湾战争,08年的金融危机,11年的利比亚战争。等等。
现在就可以做多美国军工股了,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相信美国市场已经有了反应。果不其然,现在才2002年4月,还有一年才发生战争。军工股已经略微上涨。没毛病,拿出6900万美元,十倍杠杆。果断做多。6亿9000万的资金。锁仓到明年。之后再也没理过,等明年再说。对7630亿战争的军费。相信自己也能拿到一些毛毛的利润。
还剩1亿5000万美元,向电影公司注资2000万美元,投资公司注资3000万。在韩国投资2000万美金建立了一家影视公司,RB投资2000万美金建立动画公司,美国投资6000万美元建立电影公司。在国外建立的公司都是由注册在开曼群岛的WYQN投资公司负责的。
公司既然已经建立了,接下来就是找项目了。韩国负责人是一个叫朴永泰的影视管理毕业的大四生,吴启让他去谈《杀人回忆》,《我脑中的橡皮檫》,《假如爱有天意》。
RB公司只是招人,没有项目产出。这个是以后需要烧钱的产业。
美国公司大项目肯定被六大垄断,只能找小项目。还真让吴启找到几个好剧本《致命id》,《蝴蝶效应》,《电锯惊魂》,《初恋50次》。这些都是小导演写的剧本,还没有竞争。尤其是《电锯惊魂》系列,《蝴蝶效应》系列,这可是赚钱利器。公司刚建立,吴启很不放心这几个项目可是都吸金利器。不能有任何闪失。更最重要的是学习经验与技术。这才是最根本的。
六月,吴启请了一个月的假期。跑到韩国签了一下合同。又到RB看了一下动画公司,公司人员向他展示了RB动画产业的制作水平以及技术,两国差距太大了。紧接着到美国的自己开的亚特兰大电影公司,虽然员工都是在网上找的。但都很负责。已经和三个项目达成了合约,吴启只是签了合同。只有《初恋50》次还在和哥伦比亚竞争。
2002年1月吴起建立了文艺青年影视传媒公司。面试了很多人,因为工资很高,招收不少人。现在有100人了。都是幕后人员。他根本就没想这人为自己赚钱,现在只是烧钱阶段。等学成归来,这些人才是发挥重要的使命的时刻。
公司有着很部门。
财务部,负责人邢爱娜,员工两个。
导演部,负责人宁浩。员工非行,乌尔善。
化妆组,负责人刘珊。员工十个人。
灯光组,负责人姜维,北电的师兄。员工十几个。
编剧组,负责人,任海燕。现在笔名桐华。员工有二十多个。
动画部,负责人,田中,上戏动画学院毕业的。员工二十多个。
设计部,负责设计时装,道具。
还有管理部门,策划部,预算部,投资部。大大小小,数不胜数。
还有一个子公司,重装科技特效公司,员工有50多个。这里负责洗片,特效,录音,文字,配乐。
召集所有人过来开会,公司的100多人都到了。公司开业已经有四个月了。刚开始以为公司是要大干一场,结果只是每天来学习公司发的影视资料。现在第一次全体会议,没有人敢迟到。
“各位,大家看我们公司的人员结构就会发现一件事情,年轻。年轻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更有活力,更强的学习能力。但同时也代表着没有经验。”
下面叽叽咋咋的讨论了起来,吴启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