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堂最初称为讲武堂,除了培育年轻一代武者,还负责培训军队各级官兵。当初不惜重金,汇集全国有才识者前来讲授,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李元昊时代西夏军结构合理的、战力超强、技战术实用多变,武器装备先进,源头都得益于讲武堂。
讲武堂曾经停办一段时间,恢复时改名为武学堂,只收取各族少年子弟,培育下一代武者精英,与军事关联的科目全部取消。
这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不仅百姓因为不知原因,议论纷纷,就连多数官员也不理解,但是李元昊不顾众人非议,硬是这样做了。李元昊手腕硬朗,狠辣无情,他硬要如此,杀了几个谏官,别人谁敢再建言?
小强知道其中的原因,得益于他在困龙镇地牢里的经历,他炼化了许多灵魂,获取了许多人的记忆片断。李元昊停办讲武堂,并非自愿,实属无奈,宋朝和北辽的超级存在联手,李秋水也不得不退避三舍,被迫签下城下之盟,停办讲武堂,改为武学堂。
武学堂的建筑很多,大部分已经废弃,毕竟有资格进学的弟子不是很多,除了出身以外,还有资质方面的限制,弟子的数量比起讲武堂鼎盛时,百不足一,许多建筑年久失修,变成了一座座废墟。
一路走来,李元桥并未摆出皇叔的架子,显得平易近人,这让小强对他好感更甚。李元桥走到一处,便讲解一会,他的口才极佳,言简意赅,耗时不多,便让小强对武学堂大体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是生死台,只要比试公平、公正,不限生死。”李元桥介绍道。
“不限生死?”小强吓了一跳,道:“同门切磋,何必你死我活?”
“这是太妃定下的规矩,人在生死存亡之际,才能发掘人体的潜能,领悟更高的境界。武学堂出去的弟子,同阶相战,很少有落败者。”李元桥不以为怪,认为这种方式很科学,是武者不断晋升的捷径。
“死的人应该极多吧。”小强问道。
“那是自然,最惨的一级弟子,出师时十不存一。”
“什么?十不存一?”小强骇然,在这种残酷环境中,最终保存下来的必是强者,同阶难遇对手的真正强者!
李元桥带着小强刚步入生死台大院,突然听到一阵哗然声传来,人群涌动:“死人了!”
小强心头一动,只见两名中年男子抬下一具尸体,从尸体的身材面容来看,是一名十二三的少年。小强倒吸一口凉气,道:“这么小就死了,真是可怜。”
“只要不上台比武,称为切磋,不允许杀人。上台比试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没人逼他上台,生死有命,挑战别人或者接受别人挑战,得有战死的觉悟。”李元桥不以为意,他在这里见到了太多血腥,这只是寻常一幕而已。
“家人不会寻仇吗?”小强问道。
“寻仇?”李元桥有些疑惑,道:“公平决斗,寻什么仇?党项人与汉人不同,崇尚武力,死于强者手下,是一种荣耀!或者说,只要战死在台上的,是用生命追求更高境界的强者,他们虽败,但同样是人们心目中的好汉,虽败犹荣!”
“党项人虽然汉化,但是文化落后,比较野蛮。这种崇尚武力的野蛮,让人勇气更足,拼劲更足,韧劲更足,只要活下来,就会有更深的境界感悟。倘若用这种办法练兵,虽然会有损耗,但是会打造一支不畏生死的劲旅,西夏崛起,以弱敌强,完全是用这种精神拼出来的。”小强感慨万千,望着生死台良久不语。
生死台下,几名已经约好的少年,看见被抬下的尸体,心中不禁打鼓,有了退却之意。
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老师,正色告诫这几名弟子:“武修之道,在于精勇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