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的资金都会从这个生意之中的得到!”
“祭酒大人,你是准备让吾等行商乎?”师宜官皱眉。
士农工商,千百年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他自然很在意,即使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不曾想过要行商度日。
“师博士不要急!”牧景摆摆手:“我岂会让师博士还有我们鸿都门学的博士们名誉扫地!”
他虽然想要抬举商道,可也不是不明白时代性的局限,所以他不会强硬来。
但是不代表文化人不行商。
景平书斋就是最好的一个代表,现在景平书斋在的雒阳遍地开花,在南阳荆州也是声名远播,可没有读书人会说景平书斋是商贾。
在读书人心中,买卖书籍就不是行商。
当然,景平书斋牧景已经交给了父亲牧山,这有利于牧山建立在士林之中的名声的举动,牧山笼络朝臣的时候,直接送金银财帛,还不容送几分景平书斋的股份,即可得利益,亦可得名誉。
所以牧景准备再做一份文化生意。
“朝廷的邸报,师博士可知道?”牧景问。
“自然知道!”
师宜官道:“朝廷每月都会下邸报给地方,宣朝廷政策,令地方官吏,通天下士子!”
“我们也办一份!”牧景道。
“办一份什么?”师宜官一愣,有些反应过不来了。
“邸报啊!”
牧景嘴角微微扬起,笑眯眯的说道。
“我们办邸报?”师宜官目光看着的牧景,半响之后才算是冷静下来,问:“我们又不能代表朝廷,办什么邸报,要知道朝廷邸报可是关乎朝廷国策的,不可冒犯!”
他的思维根本就转不过来。
“师博士,你怎么还不明白呢?”牧景沉声的道:“我说要办邸报,不是和朝廷争生意,朝廷邸报,乃是通传地方官吏,传递朝廷令策,而我们办的邸报,传的是民间百姓!”
“传民间百姓?”师宜官狐疑的看着牧景,还是听的不是很明白。
“比如说,我们在邸报上宣登一些好的文章,宣登一些先贤的轶事,正所谓寓教于乐,小事情可以教人很多大知识,然后发行天下,给百姓看,给民众看,给商贾看,给士子看,只要有人愿意看,都能看得到,你觉得如何!”
“这个……”
师宜官的脑子开始反应过来了,他的瞳孔微微变色,对着牧景拱手行礼:“祭酒大人大才,小的敬佩!”
牧景这么一说,他完全明白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一旦这一份邸报办成了,对于整个鸿都门学来说的是何等的光荣,必会让鸿都门学传扬天下。
“我准备以鸿都门学的名义来办理这份邸报,就叫鸿都学报!”
“鸿都学报!”
师宜官闻言,心中一口热血,此报一成,传言天下,必可让鸿都门学名留青史,他师宜官的名字也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读书人求名,他顿时的激动起来了:“祭酒大人放心,我定会好好办理!”
牧景说服了师宜官之后,开始阐述自己的攻略,他说的是口沫横飞:“天下百姓,识字的人不多,所以我们的邸报要简化一些,不能直接以圣贤之言语而排版,你如今主学府之事,已是百事缠身,鸿都学报需要一个主编来把关,另外我们还需要不少的编辑,排版等等的人来支持,鸿都门学的博士虽多,可传教于学,不能让这些事情给大乱的心态,所以我准备从外面招人,雒阳读书人其实还是不少的,其中不乏才识过人,生活落魄之辈,我已让手下人找到了不少,可就缺一个掌控全局的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