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如来担心的是什么,或者说是谁。
佛教禅宗与密宗之争,由来已久,禅宗讲究“智慧树上,摘得一叶便可证道菩提”,而密宗则崇尚“种下慧根,开枝散叶者,便是菩提”。简单来说,禅宗求的是一瞬的顿悟升华,而密宗觉得修行是有便门的,也就是简便方法。禅宗觉得你密宗这是在投机取巧,是旁门左道,算不得大乘佛法。密宗觉得,你禅宗虚无缥缈,我能方便快捷地为信众开启智慧之门,更加实用。反正就是互相看不过眼,禅密两宗的弟子,经常在一起论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如来无色无相,本就是大乘佛教的世尊佛陀,禅宗的代表人物。
金蝉子本是禅宗如来的得意弟子,却常常引用密宗的教义来与师兄弟们论道,许多次,都惹得如来不喜。
“佛渡有缘人。”如来坐而论道,座下是一片聆听的佛陀罗汉。
金蝉子腾的坐起,转身就往外走。
如来问他:“你到哪里去?”
金蝉子回了一句:“世尊,弟子去普度众生。”
如来没有说话,也没有阻止。
如来还坐在那里,却好像不在那里了。
如来对金蝉子,是又爱又恼的。世尊如来,究竟是什么,观世音不知道,他,她,它究竟长什么样子,观世音也不知道。但是,要说如来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那观世音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分明,有那么好几次,观世音近距离感受到如来汹涌如潮的情感波动。只不过世尊如来的智慧和情感,早就超脱了观世音所能理解的层面,观世音自己能理解的,只有那其中的寂灭虚空。
这一切,观世音心知肚明,如来也知道他心知肚明,却都不挑明。
名常名,道常道,不可名,不可道。
如来的手指不停地扣击着盘着的腿,观世音立刻明白了如来的意图。
“世尊,知了。”观世音说完,便消失在自己的白莲座上。
废都郊外,牛魔堡,禁闭室之中。
孙武空做了一个梦。
梦中一个白胡子老头,在逗地上的一只猴儿。
噗。
白胡子老头变成一只大猩猩,问那只猴儿:“你猜猜我是谁?”
猴儿答:“你是师父,是菩提老祖。”
白胡子老头摇摇头。
白胡子老头又变成一块石头。
一个声音传到猴儿耳边:“悟空,你猜猜我是谁?”
猴儿高兴得一个后空翻:“你是师父,是菩提老祖。”
白胡子老头摇摇头。
他又恢复成白胡子老头的模样,问地上的猴儿:“悟空,你再看看我是谁?”
猴儿沉默了。
菩提老祖紧紧盯着孙悟空,却见猴儿憋得满脸通红,抓耳挠腮,却还是不得法门。
“悟空啊,悟空。”菩提老祖似是在惋惜地说。
一刹的顿悟,如同电光石火,孙悟空在无尽寂灭虚空之中抓住了这一瞬的曙光。
“师父,你鞋脏了。”孙悟空指着菩提老祖说。
菩提老祖下意识地低头去看,这西牛贺洲乃是一处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又没有雾霾,哪里脏了。
菩提老祖感觉自己被这只调皮的猴子戏耍了,刚要呵斥,却听见猴子笑嘻嘻地哼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孙悟空手舞足蹈,还自己给自己打着拍子:“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老祖心满意足地捋着白花花的胡须,看这个弟子的眼光越发欣赏起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