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穿越战国之楚人东渡 > 第13章 莺歌燕舞中

第13章 莺歌燕舞中(2 / 3)

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埙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

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

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本作“批把”,拨弦乐器。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一书中曾有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这名古文的意思是: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琵,向后挑进称做琶;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就这样,羋横决定,在乐舞大会时,先试一下与会乐师的乐器演奏水平,仍由羋横出题。对于乐舞大会的主持,羋横决定,还是由自己来主持。乐舞大会结束后,羋横将从与会者中挑选军乐队的成员。除了军乐队,羋横还将编制一些给百姓观看的乐舞,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羋横亲自撰写榜文,又命寺人在宫外四处张帖,招揽参与乐舞大会的人。榜文帖出后不久,一些乐师、舞者便来应募,众人对此议论纷纷,见羋横值此大争之世,却干起了这个,众多朝臣对此大惑不解,而一些懂乐舞的文人,认为这是个机会,也前来应募。一个月后,羋横见应募的人足够了,便决定举行大会。

这年初秋,羋横正式在宫中举行了乐舞大会。羋横分别考校了单人舞、多人舞,主要考校的是一些此时流行的乐舞。除了乐舞,还有一些百戏班子,也参与了考校。

最新小说: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帝秦设计师 女穿之大理皇朝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将陨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陆长生叶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