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子一天天的度过,天气也一天凉比一天。秋天的落叶早已经由绿色转成枯黄,铺满了地面,清洁工人近几天都在辛苦的打扫着,一遍又一遍。丁香花早已经花谢了无痕,树枝上仅留下几个挣扎着不肯落下的花朵;丁香树早早的已经进入了冬天的状态,一副颓废不堪的样子。时而一阵阵雨水过后,树上的叶子就会再少一批,就这样随着树上叶子的不断减少,秋天的脚步终于是走到了尽头。
和季节配合最为默契的就是我们身上的衣服。学生党们经常会被家长念的一句就是:多穿点,别冻着。
“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这种梗学生党体会的是最深刻的。
随着天气逐渐的寒冷,我们身上的衣服穿的也越来越多。东北穿衣的节奏,基本被每一位母亲所熟练掌握,我妈妈自然也不例外。刚刚入秋,气温还在20度左右徘徊的时候我就已经穿上了秋裤;温度再低个几度就是绒裤,也就是一种比毛裤薄一些的毛裤,俗称绒裤;再冷一些,到了零下的时候大毛裤就要登场了;如果零下10几,20几度,那就需要穿棉裤了;现在棉裤的种类也有很多,什么大棉裤,二棉裤,小棉裤。各种棉裤也是根据薄后不同和材料的不同而定的。一般的棉花或者是羊毛的棉裤,薄薄的一层,很轻便,比大毛裤轻很多,可以叫小棉裤或者二棉裤,保暖性能也很好;那种穿起来厚厚的,外面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套外裤的棉裤,叫做大棉裤,里面的棉花或者羊毛的厚度那是非常惊人的。在东北偏北的地方,吐口吐沫掉地上就摔碎的的地方,确实需要这样的设备才能起到御寒的效果,不过上一次厕所也是很让人胃疼的。
学校有规定,上学的日子,只要能穿上校服的日子就必须穿着校服。所以在各种御寒的裤子外面罩着的,永远都是一条透风很厉害的蓝色的校服裤子。但是秋裤和绒裤,配着校服裤子穿起来还是可以的,不会很臃肿,也不会冻着。但是随着季节的深入,大毛裤和大棉裤登场以后,校服裤子就有些吃不消了,有些时候强塞进去显得肥肥肿肿的,看起来特别的不协调。如果一群人里只有一个是穿成这样的,那显得很扎眼。可是全校的学生都穿成这个样子,就显得大家都很朴实,一看就都是那种爱学习不爱虚荣的好孩子。远远的望过去,就好像是众多的米其林轮胎穿了紧身衣的既视感。
你厚我更厚,你肿我也肿。
当然了,什么时候都有特例。就算是到了深秋,冬季,也是有人穿的很少很少,少到冻成一道闪电。
这一天我妈妈和我说:“祥子,今天冷了,你把大毛裤穿上,还有这个小棉袄一点都不厚。”
我看着妈妈翻出来的毛裤和小棉袄有点欲哭无泪,我说:“妈妈现在我就穿这个,那冬天我穿啥啊?”
我妈略有思索后说:“先穿两天,过几天再换别的。今天是真冷,不听妈的话就会挨冻的。”
我还在犹豫,还在抵触,希望妈妈放过我。
妈妈说:“傻儿子,妈还能害你啊,赶紧的,穿上去吃饭,然后上学了。”
我爸爸听不下去了,冲我说:“然你穿你就穿上,那么多事呢,赶紧的,别让你妈费劲。”
我看形势不对,只好穿着这一堆臃肿的衣裤,这时候爸爸给我翻出了一件外套棉服,让我套在校服外面。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像是一个充了气的皮球,圆滚滚的。
我骑自行车的时候甚至都感觉到吃力,回头看路的时候帽子遮住了视线,我不得不停下来。我跳下自行车,张望着路上的车流,希望能够早点平安抵达学校。
这时候凌飞突然在我身边路过,他冲我喊了一句:“祥子,咋的了?车坏了?”他并没有下车,而是减缓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