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子门生 > 第八十九章 紫宸殿中争名列

第八十九章 紫宸殿中争名列(2 / 3)

临两人,他们怎么会将这么一篇文章放到甲等来?

陈升之很快便念完了最后一篇。

到这个时候,也终于要开始新一轮的较量。赵顼轻咳一声,彻底打破了朝堂内诡异的气氛:“诸位臣工,这十篇文章的名次,是否该做些调整?”

司马光当然率先出列:“陛下,国朝以孝知天下,未闻诋祖先而谄时政者。老臣以为,这叶祖洽一介阿谀奉承之辈,全然无有德行。不当第二,甚至不当甲等,若非先皇遗命,该当彻底黜落了去,永不录用才是。”

司马光的意思,这种人就应该放到乙等去。

然而好不容易出来一篇可以作为他们新党战斗的檄文,如何能让旧党得逞。王安石立即反驳:“时移世易,因循守旧本就不当。若是天下士人都似司马公一般,将祖宗的过失拿遮羞布挡起,我大宋只能逐渐病入膏肓药石难医。”

带头的都出来发话了,底下影从的官员们怎么会干站着。

一时间两方吵得脸红脖子粗,赵顼看在眼中怒在心里,冲身边的内侍使个颜色,这经年跟着赵顼的老中官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意思。

一声尖锐到刺耳的叫声响彻大殿:“肃静。尔等皆是朝廷大员,岂可如闹市凡夫一般争吵。”

互相反驳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赵顼很是满意地点点头,很是严肃地坐在龙床上,沉声说道:“够了。这叶祖洽说起来也不算什么谄媚之辈。国朝这许多年,若是因言获罪,尔等一个个全都逃不掉。况且他说的也是在理,便放在第一吧。那个上官均,便位列第二。”

赵顼都发话了,朝臣也不好再说什么。

正如赵顼所言,真要挑字眼给罪名,不说前些年,就这几个月,好些官员上疏言辞之激烈,彻底沦为白身都不冤。

前三终于在一番争论之后定了。

但是接下来的名次却再度引发了争议。最为突出的,便是沈耘的那篇文章。有时候两不得罪总是会发展成两边都得罪。沈耘既反驳了三不足,又肯定了新政的有些做法。不论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觉得沈耘就是个泥鳅。

想想苏轼的遭遇就知道了,只是说新政宜缓不宜急,结果首先被王安石给收拾,新政倒了又被司马光给清算。不得不说这朝堂的大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仅墙头草活不下去,就连那堵墙都要给吹倒了。

“陛下,那沈耘就是一介阿谀奉承之辈,此人无德,不当位列甲榜。”

这是司马光身后一个官员说的。

“陛下,这沈耘言辞空洞无误,反复不定,其人定然是个没有主意只想趋炎附势的。此人不得列入甲榜。”

这是吕惠卿说的。等待了好几天,终于在这个时候可以为自己的二弟报仇,说出这番话,他的心里无比畅快。

不过一个皇帝,到底还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其实听到沈耘的文章,好多他之前想到的问题都被一一做了解释,可以说对于他坚定新政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是通过这篇文章,赵顼也开始不盲目信任王安石这些新党。

“苏学士,你来说说,为何要将这沈耘定为二甲第六名?”

赵顼还想听听苏轼的意见,因此颇有兴致地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于朝中诸公,这文章自然是极尽阿谀,想要两边都讨好,偏生两边又都不讨好。然以评等之标准来看,此生文章思虑周详虽然寥寥千言,却道尽了为何革新,如何革新,如何在守旧中革新。于朝政而言,是最为稳妥的办法;于新政来说,也是最快捷的办法。想来考卷有限,该生述之未尽,因此臣才放了二甲。若非如此,便是放在前三,也是可以的。”

最新小说: 上命昭唐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将陨 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蜀汉之庄稼汉 陆长生叶秋白 东北出马笔记 我在北宋吃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