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分配土地给百姓,的确是可以做到耕者有其田。但是时间越往后推,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官绅豪强、大地主、皇亲贵戚的手中,不少百姓先后失去自己的土地,汉、唐、宋、明皆是这样,等到许多百姓活不下去时就起兵造反,推翻旧的朝廷,建立新朝后又重新分配土地,如此反复轮回,大家可知是何原因?”
这个问题一经抛出,众人在思索起来,不少人在交头接耳议论。赵钦卫是尽量用前世的知识储备,来解释这个时代的许多现象、事情,正因为有许多在这个时代当中属于超前的知识,使得赵钦卫在夺取天下、治理天下中占了一大优势。
这个话题十分新颖,但这个时代的人要做出准确的结论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家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
一盏茶功夫后,匡士康首先站了出来,他说道:“秦王,末将听父亲所说,十七年前,原本我家有三十几亩的耕地,有一次母亲得了重病,要许多钱来医治,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变卖土地又来不及,当时村里的地主借了一批高利贷给父亲。
结果,母亲的病是治好了,但父亲说那高利贷是利滚利,不出几个月就翻了一翻,家里实在没钱还,最后那地主告到官府,官府把我家的全部耕地都判给了地主来抵偿高利贷。末将家里的耕地,就是这样被霸占的。末将只是肉眼凡胎,只知道家里的事情,天下为何会这样,末将实在不知。”
赵钦卫说道:“这只是地主豪强吞并小农户土地的手段之一,根本原因是什么?谁有高见?”
旁边的凌羽说道:“秦王,奴婢想到了,你不是跟我说过,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吗?很多有钱的地主,用尽各种手段把小农户的土地‘买’过来,长此以往,没有土地小农户只会原来越多。”
赵钦卫笑道:“没错,你说到点子上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本王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土地固然要重新分配,但是,朝廷从大地主充公所得来的土地,只分给农户耕种,也就是说,这种土地的拥有权属于朝廷,重新分配得到土地的百姓,对土地只有使用权。简单来说,土地拥有权属于朝廷的,新分配到土地的百姓,从律法上来说,只是租用朝廷的土地来耕种,谁也无权买卖朝廷的土地,这样不就是可以避免这种历史轮回吗?”
众人听后,个个精神振奋,由衷佩服自己的君主,原本长业帮的帮众倒还罢了,因为他们不是第一次听到主子冒出的新思维、想法。那批原本信阳州府归顺过来的文官们,对眼前的君主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钦卫又再继续说出一些措施,把剩下那些大小地主的地主绝大多数的土地都充公,因为这些地主劣迹不算很严重,所以只充公土地,而没有去查抄、没收现有的钱财、粮食。留给他们的土地,按照家庭户籍的人头数来计算,每个人头可留得10亩的土地。对于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每户可分得的土地,也是按照人头数来计算,暂时的措施是每个人头可分得5亩土地来耕种。
这些有人欢喜有人愁了,欢喜的自然是占农民人数95%以上的小农户和佃户了。那些自有耕地的小农户,不需重新分配土地,自家免交三年的赋税,自家的土地的拥有权仍然还是自家的。但如果要把自己土地卖掉,只能卖给朝廷,朝廷按照市场价来收购,对于他们来说,卖给私人和卖给朝廷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卖,只要是价格公道就行了。
最欢喜的莫过于那些没有土地的佃户,朝廷分配土地给他们耕种,虽然朝廷规定只是属于租用土地来耕种。但朝廷免收三年的租金,三年后的租金顶多不会超过两成,他们原本就没有土地,以前做佃户地主要收取很高的租金,朝廷能租给他们耕地,不收租金或收很低的租金,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