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凶恶,久处不动,以致营养过剩。这里气温比刚才那边还要低,手抚青岩黄石,一种阴凉的感觉。这里的石头和山下和外地好像不太一样:庐山之所以成为避暑胜地是否这个原因,无怪人们又称庐山为阴山;难怪三老墓那里有看到照冥。
再前行有大石挡路,如需一览圣景,还需翻越而过;本来担心这有些滑,想想还是不甘心。巨石后有一把折扇插于古松,居然和平共处,真像是九阳真经的快递——大白猿。凑近观看,折扇和山松不见接口,浑然是长在一起的了。费力以致吃奶,还是不见丝毫功效,您真是有定力。
好奇心翻涌,想想怎么搞得下来,看看里面藏得什么?光天化日,陡然间记起曾看过“万物观旨”,记载:世间松树万千,有湿地松(通体如水),卵果松(果实如坚,内藏卵肉,奶香扑鼻),美人松(每月十三垂下松叶,对月梳妆),迎客松(树干硬老,枝芽多长于一侧,远观人情好客)、、;但其中最为奇妙是罕见——乐松。
顾名思义,这种松树成活率极低,独生独长,不知如何繁衍;成年后杂于众多松树之间,不知如何迁徙,外貌无甚分别;只是树干阴寒,树枝温热,常有外物为温差所吸,长年累月,竟此共生,不衰不竭。此松极具灵气,不知可有意识,所吸多是灵物,强取不得;可以投其所好,收藏己身,奏响音乐阵阵;待树枝惊觉摇摆,沉迷其中,当以迅雷之势即刻拔出;之后不得逗留百米之内,否则树根破图而出,缠住一切外物,归于地底;终生不得出,只得与树同在了。
搞了半天,原来这还是个食人松,或说是吃肉的;只是这样的还能称为植物吗,但也算不上动物;其实自然界无奇不有,冬虫夏草你说那是什么(我说的是正宗,不是驯养繁殖)?或许音乐是它的爱好,打开手机,这里信号很不好,在21世纪的今天,这里居然显示“2G”!!真不知庐山原住民是怎么过日子的,难道他们都用无线普及了?
其实2G也行,只要能下载就行;一试之下,酷我竟然毫无反应,被吓坏了?还好,平时有听纯音乐习惯,手机里还存有一首,救急了。反身躲在巨石之后,打开扩音——故乡的原风景,单曲循环。连放三遍,没看到丝毫动静;大着胆子插入耳机,将另一头绑在枝干之上(平时总觉得线路长,谁想在这居然成了优点)。
这次效果是明显的,无风山顶密林之中,这颗乐松竟遥遥摆动;再仔细,周边山松都是微微颤抖。他妈的,都成精了,手机也不敢拿回,只得停躲着;耳线已被拉开,手机弹到树下,空中也弥漫纯音乐动静;原来一直说手机待机时间长的我,第一次期望快快自动关机吧。
躲不过也要躲,只是窥探中,见乐松晃动似有章法可寻:好似在写着什么,只是有些急,难道时间不够?只是这等凌空挥毫的本事,我只在早上骑车赶地铁的路上学个大概,皮毛水平看不懂全文。合该奇特,这样长时间都没有一人穿过铁丝网;不需要花钱的VIP,第一次感不到高兴。更多是新奇,不知多长时间,低电量自动关机的声音(第一次感到欣喜,我肚子都饿了);只见挥舞速度减慢,这次我到是可以依稀辨别了,也只能看出三个——黄石公!
跳出去拿回手机,那柄折扇也掉落在地,一并顺走;三两步奔到平台,游人还是一般热情;打开折扇,一字不识,两面写的都是古文,类似是古秦篆书。
惭愧,还是要好好学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