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假日闹钟总低调,而我终于享受到自然的睡眠觉。
步行至公交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恰逢公交车停靠在岸,欣然。两块的票价,印象中全国的公交车价多相同,只是有些地方的地铁不像话。比如苏城的地铁,我坐了三站,收了四块,他娘的这起步价居然不下于甚至还在魔都之上,何解,何人可解?
此行一去寒山寺,其实也是慕名,那位张继的诗太出色,以致这千年后还能拉动经济活力。其实来前脑海中,一直认为张继是没有中第的落魄,顿有相见恨晚之共鸣感。可在到此一游后,蓦然发觉这位仁兄还是进士,想必屡战之后得天垂怜,唯独留给我满满的文盲感,情何以堪。
看来道是可以把握的,不过并非人们一直认为的那些事。许多心中的定见并不一定就正确,甚至压根就是错误的,可一定就是错误的吗,难道不能称之为正确吗?
进门之前吃了个粽子,也是端午佳节,只是肉的不敢吃,选了个纯粹是米的。早餐的物价到是全国统一,各地吃饭的消耗大多一样,所不同的更多是房价上的博弈。
入寺,或许时间尚早,人数不多,只是不见清幽。想是人工现代建筑终究没有大自然的亲切,也没有历史沧桑的厚重。铭刻在寺内亭碑的28字真言,早已超越时空界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实这也算广告吧,而且这广告效果即使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史大仙,怕也是不如吧。
字碑正对建筑,颇为宏伟,名字忘了,只是屋中有一钟,名为“混沌”,寒山寺正凭此镇压气运,是以千年香火不绝。想来但凡绵延不绝的多半是有信念,如无此信念,怎来担当。于个人言,即是冥冥中的灯塔,指引走向彼岸;于我国而言,那是怎样的家国情怀,才能让这个老国家至今不衰?
世间古国多半开了又谢,走了又来,来来往往间早已不是本色,早就不带最初的DNA了。唯独我华夏天朝久经考验,而更奇妙的是现今提倡的整套思想,仿佛让人看到两千年前祖龙,那是诸子百家的呼唤。我曾一览百家之言,篇篇经典,字字珠玑。
至今不忘读大学时,那第一次看道德经的震撼,那是无法言喻的玄妙。记得当时一人坐在桌前,仿佛“道”就站在身边,我说的不是恐怖片,确是实打实的感觉。不知观者如您,可曾与我一样,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感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快感,个人认为这比和美女上床都要来的喜欢。
一路穿行,继续前进,买票了,还是要走这一遭,毕竟管理人员也得发工资不是。这里除了寒山寺,还有一个姑苏景区,分开售票,第一次见。检票的小姑娘眼睛让人一看就喜欢,一问之下果然——学生。真怀念那样的岁月,只是终究一去不复返,即使我后来去过很多大学,也总感觉自己和学校的隔离感,终究只是游客了。
气温渐渐上升,无风,还穿着牛仔裤,总感觉黏黏糊糊,失策,下次定得换成运动裤。景色一般,没觉得如何出众,只是在景区内遇到投掷游戏,手痒一试,可两次都是风马牛的位置。四下乱转,出得景区来到寒山寺中,寺庙的景色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创新,或许也无法创新。
只是人数在这慢慢多了,尤其是香火处,众人踊跃捐款以修建庙中佛塔,仿佛那能享受到挣钱快感。说来也奇,我在苏城行走中曾见一破旧教学楼,甚至说是危楼,可就是那样孤零零立于校中,却无人认同。而众人修建寺庙热情却大不相同,真不知是怎样的逻辑。总不能全国的教学楼都指着邵逸夫,何况人家现在陪孔子下棋了,没空。
想来这也是国人古怪思想之处,明明是自己顶不住利益诱惑,先丢掉良心